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孟佩佩 陳璐)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成都市提前71秒收到地震預警,隴南市提前19秒預警。此次立功的地震預警系統由阿壩州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建設,這次已經是這套系統第38次成功預警我國的破壞性地震。
新浪微博網友“Wennie7”記錄了通過手機APP“地震預警”收到地震預警的過程,在網上引發大量關注。在Wennie7的描述中,當他經歷的一次地震發生時,手機突然大聲預警,然后倒數十秒,“一倒數完家里開始晃的不行,那次大概距離震中100多公里的6級地震。”
這個被網友稱為“地震逃生必備保命”軟件的“地震預警”及其預警系統是由國家“千人計劃”人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帶領團隊研發的。普通用戶可以在手機軟件下載渠道搜索“地震預警”下載此APP,第一時間接受地震預警警報,當地震來臨前會發出刺耳響聲。但是,在手機沒有網絡時不可預警。
王暾博士表示,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全國31個省份的市、縣地震部門合作建設的地震預警網,該地震預警網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里,占我國人口密集的多震區面積的90%,已成功預警蘆山、魯甸、康定等38次破壞性地震。但從總體上看,地震預警信息接收仍是“軟肋”。雖然我國地震預警網已覆蓋6.6億人口,但能夠真正應用地震預警信息的人口不到2%。
記者在網上發現,很多用戶用視頻記錄了本次預警過程。據微博用戶@宜賓生活播報上傳的視頻顯示,8月8日21時許,汶川縣電視臺節目中斷并發出地震預警,“四川九寨溝正發生地震,汶川將有震感,請做好避險準備,地震橫波還有54秒到達。”當預警倒計時42秒時,天花板的吊燈開始搖晃。而汶川縣的預警,是由汶川縣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發出。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統計顯示,在此次地震發生時,四川省廣元市、成都市、綿陽市、阿壩市,甘肅省隴南市,陜西省漢中市等6個市的11所學校提前5秒-38秒發出預警。地震預警系統還通過包括四川科技等近20個政務微博發布了預警信息,并為國家減災中心、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等提前預警了該地震。
該地震預警系統,是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臺站間距15-20公里)地震預警監測儀(烈度儀),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之前,通過手機、微博、應急廣播和專用接收終端等,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提供地震預警警報,民眾據此及時避險以減少傷亡,重要工程緊急處置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次生災害。研究表明,地震預警時間為3秒時,可減少14%的人員傷亡;地震預警時間為10秒時,可減少39%的人員傷亡;地震預警時間為20秒時,可減少63%的人員傷亡。
王暾博士帶領團隊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自2011年以來,已逐步通過手機、廣播電視、政務微博、專用接收終端等,服務民眾、學校、社區、化工、地鐵、高鐵、國防、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國家減災中心及國家重大工程(核電站、核反應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等領域。同時,該地震預警技術已服務尼泊爾,并與中國大陸地震預警網實現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