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政策將更加精準化
“長效機制的建設,實質就是市場的穩定和房住不炒的實現。”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在11日召開的2017中國房產風云榜年度盛典上表示,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于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防范風險依然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洪玉認為,調控政策效果全部顯現需要時間周期,不能根據市場的苗頭和跡象頻繁調整,否則容易導致過度調控,不利于形成良性的市場預期。此外,實行差別化調控才能使調控更加精準化和精細化。
此前被傳調控政策放松的蘭州市近期表示,此次政策調整是落實分類調控、因域施策,提高調控的精準性。對供求矛盾突出、房價較高的主城區進行從嚴調控,外地戶籍家庭僅允許購買一套,同時并未取消對社保與納稅年限限制。對于偏遠地區,則由原來的限購調整為限售,明確了三年內限制轉讓的措施,且該項措施涵蓋了主城區等限購區域,目的是遏制投資性、投機性的購房。此外,住房公積金主要滿足首套購房需求,購買首套住房時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比例必須達到30%以上,購買二套時首付款必須達到50%以上。在核定貸款和房屋套數時既認房又認貸。
莆田也指出,將對當前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價外加價等房地產銷售和中介亂象行為進行明令禁止,對關系購房現象進行合理引導。對新出讓地塊商品住房首次開盤售價進行限制:土地出讓時有“限房價”的按所限價位確定;土地出讓時未限房價的,要按照同區域、同品質、同類型項目的合同網簽均價確定。同一項目分期申辦預售許可的,后一期商品住宅報備均價不得超過前一期的均價;車位車庫要按報備的一車位(庫)一價格對外銷售,不得加價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