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斤李廣杏在家門口賣到80元,這在當地算是“天價”了。今年夏季,甘肅敦煌著名特產李廣杏通過電商營銷,售出了讓果農曾經不敢想象的高價,這刷新了敦煌李廣杏價格的歷史紀錄。
以“敦煌石窟”、“月牙泉”等聞名遐邇的甘肅敦煌,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每年夏天吸引著海內外大批游客慕名而來。相比知名旅游景點人潮涌動的擁擠,包括蜜瓜、葡萄等當地一大批擁有千百年種植歷史的知名瓜果,近年受低迷市場影響而“銷售承壓”,電商成為探路外銷的捷徑之一。
電商是一個新興業態,敦煌在培訓上實行循序漸進的辦法。敦煌市商務局副局長田建軍表示,目前敦煌市從事電商的企業及個人達300余家。敦煌市電子商務發展領域不斷拓展,已由以前的單一向現在的多領域邁進。
敦煌李廣杏,是當地著名的特產,其名稱來源于飛將軍李廣的傳說。得益于當地氣候地理條件,以味道鮮美可口而聞名,過去,因儲藏、物流等因素僅在周邊銷售,很長的時間里一直被當地人獨享。
“去年敦煌市電商外銷李廣杏、鮮食葡萄、紅棗等特色農產品約五千余噸。”田建軍說,今年通過電商外銷的農副產品數量,預計在去年的基礎上會有所增加。
為有效促進電商健康快速發展,敦煌市近年出臺多條電商發展方案、辦法等加大培訓力度。每年設立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用于扶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近年來通過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組織人員外出參加淘寶大學電商培訓、“一帶一路”電子商務等培訓。
連日來,絲綢之路國際特色館副總經理宋亞周會在每天早晨帶領工作人員,前往鳴沙山月牙泉景點對敦煌葡萄、李廣桃等農副產品進行推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品嘗、掃二維碼,有的還通過電商郵購本地農副產品。
“我們是招商引資來敦煌的企業,電子商務中心得到快速發展,和敦煌市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扶持資金有著直接的關系。”宋亞周透露,兩年來,敦煌市電子商務中心享受到了敦煌市政府扶持電商資金50萬元。下一步將最大程度發揮電商的優勢,幫助農民銷售農副產品,增加他們的收入。
中新網記者近日在絲綢之路國際特色館敦煌市電子商務中心看到,經過培訓上崗的10余名電商工作人員正在網上忙碌著,向全國各地發送敦煌的葡萄、李廣桃等農副產品。經過輕輕點擊鼠標,一些農副產品就“飛”向了天南地北消費者的手中。
“我現在網上銷售敦煌產的農副產品,比3年前翻了4番多。”敦煌市中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霞告訴記者,電商讓她的生意比以前好做多了,加之公司在全國各地都有銷售網點,一些加盟商從網上就可以交易,不像以前還得走出去洽談。
根據規劃,敦煌官方未來將打造“一館一園兩基地”的創新發展模式,加大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電商協會及社會教育機構參與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營造一個寬松、健康的電商發展環境,逐步形成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將鼓勵多面發展,實現電商遍地開花。鼓勵當地創業青年、大學生村官、畢業大學生以及本身就具備潛在客戶資源優勢的導游從業人員利用各自優勢,帶頭發展電子商務。鼓勵有能力的電商代表出去學技術、回來教技術,帶動更多人發展電子商務,做大做強敦煌電子商務產業。(記者 馮志軍 李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