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保值率不如廢品?二手車折舊估值深度解讀!
今日熱點
許多人滿懷環保和省錢的憧憬,選擇購買電動汽車,但到二手車置換時卻發現了一個無比巨大的坑,僅僅開了一年的特斯拉ModelS,進入二手車市場最多6折銷售,其它的國產二手車電動汽車就更慘不忍睹了,二手電動汽車為何如此不值錢?
1、二手車折舊如何計算?
常用的二手車折舊計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折舊法、年數總和法和54321法,平均年限法指的是每年折舊額=原值/預計使用年限,例如10萬元的汽車預計使用10年,則每年計提1萬元折舊;工作量法指的是按照行駛里程計算折舊,如10萬元的汽車預計行駛里程為10萬公里,那么每行駛一公里提取1元折舊;這兩種都是最基本的車輛折舊方法,因沒有考慮汽車易耗品屬性,只作為車輛價值參考,實際應用不多(本文屬于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注明);
雙倍余額遞減法指的是折舊額=年初時價值*折舊百分比,折舊百分比=2/預計使用年限,如10萬元的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則其折舊百分比=2/10=20%,其第一年的折舊額為10*20%=2萬元,其第二年的折舊額為8*20%=1.6萬,其第三年折舊額為6.4*20%=1.28萬,依次類推;
年數總和法則指的是折舊額=原值*(還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總和),如10萬元的汽車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則其使用年限總和=10+9+8+7+6+5+4+3+2+1=55年,其第一年的折舊額=10萬*(9/55),第二年的折舊額=10萬*(8/55),第三年折舊額=10萬*(7/55),依次類推;
54321法則是將汽車預計行駛里程10萬公里為條件,將其分為5段,每段為2萬公里,每段價值依序為原車價的15分5、4、3、2、1,如第一段折舊額=10萬*5/15=3.3萬,第二段折舊額=10萬*4/15=2.7萬,第三段折舊額為10*3/15=2萬,第四段折舊額為10*2/15=1.3萬,第五段為10*1/15=0.7萬(本文屬于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注明);
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和54321法,都考慮到汽車易耗品屬性,前兩種對平均年限法做了前置加權計算,54321法則是對工作量法做了前置加權計算,更符合車輛折舊規律,在二手車估值實際應用較多;
2、二手車估值如何計算?
二手車估值大多采用新車價格及年限折舊率來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新車價格*(1-年限折舊率),它可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確定二手車隸屬品牌車型,然后去市場了解該款車的最新市場價,如沒有相同型號的車,則根據配置來計算新車市場價,在這里市場價為新車實際銷售價而不是廠商指導價;
其次是打開發動機蓋找到銘牌,查看車輛出廠時間,同時打開發動機登記證書,查看車輛上牌時間和生產時間相差是否過大,以預防車主以庫存車當新車的風險,車輛實際車齡應該以車輛上牌時間為準,由此得出車輛初步折舊率;
再者是應用折舊率計算以及實際折舊率調整,應用折舊率計算,多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來計算,實際折舊率則根據外觀、內飾、行駛里程等車況,以及車型是否在售、車型保有量以及售價穩定性等市場現狀,進行加減調整(本文屬于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注明)。
3、電動汽車保值率不如廢品?
汽車殘值指的是汽車在規定使用年限內,所剩余的使用價值,國外消費者換車頻率高,因而把殘值作為購車考慮第一要素,影響汽車殘值因素包括使用時間、行駛里程、駕駛習慣、保養水平以及車輛是否發生重大事故,但決定殘值核心因素只有兩個,首先是技術質量是否成熟,通常指技術換代速度;其次是市場認可度,通常指品牌市場占有率;
一般來說,受技術穩定性影響,豪華車殘值要高于非豪華車殘值,如豪華車3年后平均殘值為48.7%,但非豪華車3年后平均殘值卻低于41.8%,奔馳則是豪華車佼佼者,其三年后殘值可達到54.5%;受市場認可度影響,主流車型殘值要高于非主流車型,如大眾3年后殘值可達到新車價格的52%,是殘值最好的品牌;
電動汽車保值率不如廢品,其最大原因就在于技術換代速度和市場認可度,在技術換代速度層面,最明顯體現在續航里程技術進步上,由200公里提到300公里,再由300公里提到400公里,甚至提升到700公里,電動汽車技術尚處于快速迭代更新階段,由此決定了電動汽車淘汰周期短,當然貶值速度就快;
在市場認可度層面,由于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及售后服務瓶頸,許多人對電動汽車購買尚處于觀望階段,先驅購買者多為品牌偏好、技術偏好及降價銷售驅動,電動汽車置換市場尚未成熟,由此導致二手電動汽車買入卻無售出渠道,更加劇了貶值速度(本文屬于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