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電影和微影時代合并的消息已出現過多次,關于合并一事,前者一直沉默不語,后者則一直否認。
不過,今日有內部人士透露稱,貓眼電影和微影時代的票務業務合并談判已完成。同時微影在進行人員優化(裁員),從2000多人優化到500人,月底完事。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微影有1500人左右,將裁員1200人。
Bianews聯系到多位微影時代員工,都表示已在近一兩個月離職,或剛剛申請離職。
上述內部人士還表示,貓眼僅收購了微影的“電影票、演出票”業務,并未收購后者獨立融資部分的微賽(體育消費平臺),且微賽未來還將單獨辦公。
微影的人員優化將以部門臨時通知,單個約談的方式分批進行。當天約談的人最好當天簽字走人,有補償。目前,微影時代的運營、產品都已有人離職,預計公司會留一部分研發做技術收尾工作。
同時,該內部人士表示,兩公司及hr對此事都沒有任何官方說明。
上個月,《財經》曾報道稱,貓眼、微影雙方的合并談判已接近尾聲。初步談判結果為,微影票務業務與部分賺錢的資產與貓眼合并,完成后貓眼將主導合并后的新公司,貓眼CEO鄭志昊出任新公司CEO。
當時,微影方面對消息進行否認,貓眼則未作出回應。
據悉,微影與貓眼早從2015年底開始就曾有過多次接觸,當時是微影作為主導一方,但談判并不順利。而此次合并談判的幕后推手是微影的最大股東——騰訊。
微影時代2014年從騰訊獨立,雖然騰訊目前是微影時代機構最大股東,但占股比例僅有15.79%。
同時,騰訊還是貓眼的間接股東,因為美團持有貓眼32.6%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東,而騰訊又是美團的重要股東。
《2017年中國在線電影購票市場概況及用戶行為分析》顯示,從2017年Q1在線購票市場各平臺占比情況來看,目前中國在線票務市場以貓眼、微影與淘票票三家平臺三分天下。
圖片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貓眼雖然始終保持著市場份額第一,但正在遭受另外兩家的擠壓。
而今年5月,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俞永福還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大對淘票票的補貼暫時沒有上限,這無疑對微影與貓眼造成了很大壓力。
至此,貓眼與微影的合并也算是長期生存的最佳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八月初,微影時代突發票款危機,在湖南、江西、河南三地,對多家影院出現欠款。其中部分院線已經聘請律師,嘗試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不過此事遭到微影方面否認,稱未曾拖欠任何影院票款。
與此同時,也是在八月初,京東與微影時代宣布合作,發布“京娛計劃”。根據計劃,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就電影、演出、體育、周邊衍生品以及IP等內容進行戰略合作。
針對貓眼與微影的合并完成的消息,微影方面表示,如果有確切事實會第一時間同步媒體;貓眼方面則依舊保持沉默,未對此事作出回應。(Bi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