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生活不用假裝,這是一座極具消費能力的西部城市。一系列宏觀和微觀數據證明了這座GDP在全國排名第9位的城市,在消費上的實力。
來自途家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海外游客源地排名中,成都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位于全國第四;根據藝恩智庫的數據,2017年上半年,成都市的電影票房居于全國第五位;根據麥肯錫發布的2016中國奢侈品網絡消費白皮書,在奢侈品網購總訂單量和消費人數排名前20的城市中,成都位居北京、上海之后,排名全國第三……
“國內奢侈品第三城”,“西南地區富豪聚集地”……諸多標簽加身的成都,是什么在支撐著它強大的消費?21世紀經濟研究院通過一系列數據的研究,探究成都緣何成為內陸消費第一城。
收入跑贏GDP和通脹
有人說,成都人的悠閑是骨子里帶來的。成都處于平原地區,自古以來少戰亂、倉廩實,號稱“天府之國”。這種與生俱來的安全感讓當地人認為沒有必要作太長期食物等消費資源的儲備,更喜歡作即期消費而更少的儲蓄,以此養成了敢于更多即期消費的習慣。
而這種生活狀態投射到現代就是消費觀念強,消費理念前衛。以汽車消費為例,成都私人汽車保有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始終保持前列,高于其居民收入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的排名。
一個常被拿來舉的例子是,目前已經停產的大眾頂級豪車輝騰,幾年前在成都的銷量常年居全國第一甚至全球第一。
21世紀經濟研究分析師選取了2015-2016年全國十個主要城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武漢、成都、杭州)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通貨膨脹率”等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成都的居民消費能力從何而來。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消費能力的基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指標越大說明居民獲益越多,從而有了更高消費能力的基礎。
結果表明,成都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連續兩年在十個城市中排名第四位,成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大于十個城市的平均值,說明成都居民擁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消費能力的基礎。
2015年、2016年成都市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都跑贏了人均GDP增長,說明成都人消費能力、消費潛力在不斷增加。
同時,上述城市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比例顯示,2015年成都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物價上漲速度,說明居民收入對社會商品和服務的實際支付能力較強。
房價對消費力侵蝕小
成都消費意愿強烈,另一重原因是一段時間的房價優勢。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計算了上述十個城市的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搜房網“百城價格指數”的2016年12月房價比,發現成都的房價收入比最大,達到4.3,其后依次是重慶、武漢、蘇州、廣州、杭州、天津、北京、上海、深圳。
通俗而言,如果將全年可支配收入全部用于購房,成都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購買當地4.36㎡的房屋面積。
房價收入比越大,說明當地居民的購房壓力越小,也就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日常消費。
從單一指標看,房價方面,在2016年GDP排名位于全國前十的十個城市中,成都房價列第九位,樣本均價為8234元/平米,僅略高于重慶。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看,成都為35902元,列第7位。
奢侈品布局重鎮
近年來,隨著成都地區大型購物中心、世界知名品牌的不斷進入,滿足了本市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需求。同時,隨著成都市教育、醫療、文化娛樂新興業態發展、消費種類呈現多樣化趨勢,具有創新性和品牌效應的重大項目陸續出現,刺激了成都發展型、享樂型消費的增長。
根據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的統計,截至2017年上半年,成都優質零售物業總存量已突破650萬平方米,在全國僅次于北京、上海兩大超一線城市。國內外知名商業地產運營者持續聚焦成都這一內陸門戶城市。上述機構報告顯示,成都零售物業市場知名開發商的滲透率位于全國第二,僅次于上海。
同時,國際一線品牌持續青睞成都零售市場,將成都視作北京、上海布局后市場拓展的“第三城”。
如Louis Vuitton2010年便在成都開設旗艦店,2014年7月又在成都IFS開設了一間2600平米的新店,是該品牌中國區最大店鋪。
2017年上半年,Victoria's Secret全國第二家全系列旗艦店進駐成都萬象城。法國高奢品牌Moynat將其大陸第二店開在成都,Gentle Monster、Superdry等潮牌首進成都,足見成都在零售市場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愛買買買也愛旅游
成都在消費領域上表現的突出實力,實際上也和這座城市發展水平有很高的關聯性。
根據途家網數據,成都在上半年的海外游客源地排名中,位列第4位。中國旅游研究院聯合攜程旅游發布的《上半年赴歐洲旅游趨勢報告》也顯示,上半年赴歐洲游客源市場中,江蘇、上海、浙江、廣東、北京居前五,隨后就是四川。
這實際上與成都的航空市場發達程度一致。根據民航局的數據,2016年成都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四位,同樣僅次于北上廣。
而從航線角度看,截至2016年底,成都機場通航城市209個,其中國內城市131個,國際地區城市78個;通航航線270條,其中國內航線175條,國際地區航線95條。無論是國際地區通航城市,還是國際地區航線,成都都居中西部地區首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良好的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長速度、城市性格和居民習慣、商業豐富度、交通通達度等因素共同造就了成都作為中國內陸消費第一城的地位。目前,中國經濟中的“大消費”概念已經成型,東部地區消費升級與中西部地區消費成為經濟新賽道同步,成都具有樣本意義,但也有其獨特性。
在消費日益成為經濟新動力的當下,中西部地區城市需平衡好房價上漲與消費之間的關系,防止過快上漲的房價侵蝕居民消費能力,使居民敢消費、肯消費、愛消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果 郭婧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