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清/漫畫
N據新華社電
核心提示 今年4月,杭州市蕭山區一電梯維修工在維修一臺電梯時發生意外死亡,而事故調查發現,這部電梯竟然是用報廢電梯的部件違法拼裝的。令人吃驚的是,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蕭山區有一個報廢電梯回收、翻新、販賣的利益鏈:有一批人在非法“拼裝電梯”并將其投入運行。
死亡事故調查 暴露安全隱患
違法拼裝的報廢電梯,竟然獲得了杭州市特種設備檢測院蕭山工作站出具的合格報告
2011年4月25日,蕭山恒豐電梯有限公司電梯維修工祖江,在維修杭州天鷺工藝品有限公司的一臺電梯時發生意外,被電梯夾住后死亡。
杭州市質監局調查顯示:違規單人、冒險作業是導致祖江死亡的主要原因。但進一步調查發現,發生事故的電梯竟然是一臺拼裝電梯,其控制系統、制動器、門系統都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調查發現,這部電梯是一臺老舊的報廢電梯,由西子電梯廠1996年生產,原安裝在杭州之江五金建材市場,設備注冊代碼為30113301022002100004。有關記錄顯示,這部電梯已于2006年報廢。
按照法律規定,有安全隱患的報廢電梯不允許再重入市場。然而該電梯經過拼裝后,由恒達富士電梯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再賣給了杭州天鷺工藝品有限公司。
令人意外的是,這部違法拼裝的電梯竟然獲得了杭州市特種設備檢測院蕭山工作站出具的合格報告,并擁有了新的注冊代碼:30113301092006070015。在隨后的4年中,該工作站一直為該電梯出具定期檢驗合格報告,最近一次驗收日期為2010年8月12日。
非法拼裝電梯 多售城鄉接合部
收購一臺報廢電梯的價格為5000至20000元,拼裝后轉手的電梯價格高達60000到80000元
“4·25”事故發生后,杭州市質監局對轄區內的電梯進行排查,發現蕭山地區有60余臺疑似拼裝電梯。而一名知情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他的調查,蕭山地區非法拼裝電梯遠不止這個數字,這些拼裝電梯主要安裝在蕭山城鄉接合部、鄉鎮、小型企業和商業場所內,客梯、貨梯都有,存在眾多安全隱患。
據知情人透露,在蕭山地區,違法翻新、販賣報廢電梯已經形成一個地下產業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電梯在我國大量使用,最早一批電梯已經服役20多年,有不少處于報廢期;隨著大規模的舊城改造,還有一批電梯被拆卸。由于報廢電梯存在監管漏洞,于是一些不法分子乘虛而入。據電梯銷售商介紹,收購一臺報廢電梯的價格為5000至20000元,拼裝后轉手的電梯價格高達60000到80000元,而國產普通電梯的價格在12萬元左右。
涉嫌違規檢測 檢驗人員被停職
在那些經過化妝的“報廢電梯”檢驗人員一欄,均列有該站工作人員單某的名字
按照質檢總局規定,電梯安裝前必須經由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檢驗,合格后才能啟用;之后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但有關部門審核“整機型式試驗合格證或報告書”、“產品質量證明文件”等比較嚴格,而定期檢驗則比較寬松。杭州市特種設備檢測院蕭山工作站采用定期檢驗的辦法替代監督檢驗,并為這些報廢電梯出具合法的身份證明,而在那些經過化妝的“報廢電梯”檢驗人員一欄,均列有該站工作人員單某的名字。
杭州市質量監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涉嫌違規檢測的檢驗人員已經被停職,有關部門正在對他進行調查,目前尚無結果。同時,監管部門已向電梯用戶下達了停用、拆除和更新電梯的通知。
報廢電梯監管 亟待立法規范
業內人士建議,對報廢電梯去向進行監督,建立檔案制度,一旦發現被拼裝或倒賣,原電梯使用單位負有連帶責任
中國電梯協會統計顯示,我國電梯數量已經達到200萬臺,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電梯隱患是對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嚴重威脅,報廢電梯管理問題亟待引以為戒。
據了解,我國每年報廢電梯的數量巨大,僅浙江省每年就達1000臺以上。由于法律對報廢電梯管理沒有具體規定,導致部分報廢電梯被不法分子收購、拼裝并倒賣。
業內人士建議,應該立法規定“已經報廢的電梯不得轉讓、銷售和再次使用”,“禁止利用報廢電梯進行拼裝”;同時對報廢電梯去向進行監督,建立檔案制度,一旦發現被拼裝或倒賣,原電梯使用單位負有連帶責任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