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作者:鄧良奎(四川)
9月18日,四川東部爆發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洪災。9月22日,有網貼稱“渠縣流溪鄉強迫災民花錢照相,才準許登記成災民,否則得不到國家救助”,引起了網民的極大憤慨。真相究竟如何?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驅車300余公里,深入流溪鄉探尋事實。
網貼質疑政府借洪災照相斂財
22日,一篇名為《9.18洪災,雪上加霜,四川渠縣流溪鄉政府受災群眾登記要交50元登記費》的帖子在各大論壇流傳,甚至登上了一些門戶網站的首頁,引發網友關注和議論。
這篇帖子稱:“9月21日,流溪鄉政府找了場鎮上照相館的一個人,還有一個工作人員,到所有受災群眾家里取證照相,一開口就要50元登記費,不交錢就不照相,也就不可能成為災民,得到國家救助。”“很多家庭房子被沖垮,剛收的糧食被沖走,農民的生存都成問題。他們正在等待政府的關愛……一群人民的公仆,在人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不是想著幫助他們,而是想著要發一筆災難財!”
這篇帖子迅速引起網民的關注和轉發。網民“奪命小紅燒”說:“連災民都當不起!”網民“wismx10000”說:“這就叫趁火打劫”。許多網民質疑當地的做法,呼吁盡快查清事實真相,給大家一個說法。
為摸清事實真相,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沒和當地政府打招呼,孤身驅車300公里,在布滿大坑的曲折山道上行駛了一上午,趕到事發地調查了解情況。
災后流溪鄉:群眾沒照相也領到了物資
25日下午2點,記者克服路途艱難抵達流溪鄉,眼前是一片催人淚下的情景。
這是一個遠離縣城80公里的鄉鎮,基礎設施本就薄弱,洪災后更是一片狼藉。大水把整個場鎮淹沒,一些房屋的3樓都被淹,可見透濕的水痕。在緊靠渠江、受災最重的祥興社區,土木結構的房屋被大水泡軟了,有已經垮塌,有的雖然暫時沒垮,但居民提水沖洗屋子時仍然提心吊膽。68歲的居民黃友芬對記者說:“家里衣服都沖走了,糧食也沖光了,吃沒吃穿沒穿,可怎么辦!”她拉著記者不放,眼淚直往下淌。
受災的老鄉們有沒有被迫照相,不照就得不到補助嗎?
村民楚玉昌說:“在我們這條街上,受災的人家有的照了相,有的沒照。我沒照相,領到了3斤7兩米、4瓶礦泉水,還有一些面。”當記者問起“是否不花50元照相就不能當災民”時,祥興社區正在清掃房屋的20多名群眾都搖頭,說沒聽說過。場鎮中心鳳凰路口一家餐館老板黃小華說,沒聽來吃飯趕集的農民說過這件事。
收費為個體戶私自行為 已被責令退還
記者隨即和渠縣縣委取得聯系。渠縣縣委書記王善平立即派出調查組,到流溪鎮調查情況。經反復核實取證,渠縣縣委于28日通報了對此事的調查結果:
9月20日,流溪鄉黨政辦通知各村社和鄉屬單位查災報災。流溪鄉規建辦未請示領導,按去年查災統災做法,通知各村社:在上報房屋受災情況時,須交相應受災情況的照片。
9月21日上午9時左右,流溪鄉瓜壩村2組受災村民楊小東駕駛摩托車,將場鎮上的鳳凰照相館老板黃慶軍接到其家,照了3張相片。黃慶軍按每張快照15元的價格,收取了45元服務費。通過楊小東介紹,黃慶軍又分別為該組居民楊興奎等4戶人和1組居民萬永彬等4戶人的房屋照相,并按每戶45元服務費、5元摩托車費的標準收取了費用。當天下午,該鄉千秋村老支部書記電話聯系黃慶軍,要他為受災村民的房屋照相。黃慶軍又以同樣方式,收取了該村12戶人的照相服務費。
22日上午,流溪鄉自查自糾,對鄉黨政辦、規建辦有關人員不按規定程序辦事的做法進行了處理,責令其書面檢查,對鳳凰照相館老伴黃慶軍進行批評教育,并責成其當即將所收取款項全額退還給村民。同時,按照去年發生洪災時的做法,鄉上安排專人免費為受災農戶的房屋照相,費用由鄉財政統一結算。
渠縣縣委認定,黃慶軍的行為屬個人勞務行為,目前已全額退款。經反復核查,政府沒收一分錢,也沒有發現鄉村干部有從中牟利行為。
救災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中。據了解,渠縣今年預計有60.83萬噸稻谷的收成,這一次洪災造成損失15萬噸,沿江低洼鄉鎮顆粒無歸。渠縣黨委政府要求每天開足馬力加工300噸大米、100噸面條、200噸菜油,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的生活。縣里還將抽調上千名縣城干部到沿江受災鄉鎮,長期駐點幫助工作,直到災后重建取得階段性勝利時才返回縣城。
渠縣縣委書記王善平說,網民很“犀利”,能夠幫助政府發現并解決問題。非常感謝網民的監督,并歡迎繼續關注渠縣災后重建的進展情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