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0日宣布,天宮一號將于9月27日至30日擇機發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俗稱東風航天城)一負責人告訴記者,首選發射日期在27日。不出意外的話,會在27日發射,如果天氣情況不允許,則會延遲一兩天。本報記者已整裝待發,即將啟程赴東風航天城,為大家帶來天宮一號任務臺前幕后的故事,并現場直擊發射盛況。
27日至30日 擇機發射
據新華社昨日報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當天宣布:我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執行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二F運載火箭組合體已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區。天宮一號將于9月27日至30日擇機發射。
這位發言人說,按照計劃,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將首先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之后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實施無人自動交會對接試驗。天宮一號飛行的主要任務是,為實施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飛行試驗、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提供交會對接目標,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制積累經驗,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參與此次任務的航天專家告訴本報記者,27日至30日擇機發射是謹慎的表述,這段時間都比較合適發射,首選的發射窗口在27日。因為發射對天氣有諸多嚴格要求,如溫度不能過低、航天發射懼雨怕大風等,如果第一個時間點天氣不適合,就會找下一個窗口。
天宮一號和長二F完成轉場
據發射場航天專家介紹,昨日上午,天宮一號和長二F組合體已成功轉場。轉場是指星箭成功組合后,從測試廠房轉運到發射塔架。轉運前,必須先將星箭組合體移到坐騎上。這個坐騎下部是16個輪子組成的運輸車,由變頻電源車驅動,上部是可以360°旋轉的平臺——這個平臺也是火箭的發射臺。據悉,轉場從9時開始,組合體以每小時22米左右的速度,行進1500米,于10時09分到達發射架。
轉場的完成,意味著發射工作進入倒計時。轉場工作一般在發射窗口一周前進行。
航天城內酒店與旅館被征用
發射場副總設計師鄭永煌昨日介紹說,這次發射后,“神八”也很快將發射(預計11月發射),與天宮一號在太空對接,兩大任務的各系統工作人員數千人同時聚集在不大的東風航天城內,加上這次有關部門邀請了不少貴賓參觀發射,因此航天城內住宿非常緊張,城內酒店與大小旅館都已被總裝備部征用,停止接待外客。
□名詞解釋
發射窗口
發射窗口是指運載火箭發射比較合適的一個時間段。窗口寬度有寬有窄,寬的以小時計,甚至以天計算,窄的只有幾十秒鐘,甚至為零。發射窗口是根據航天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種限制條件經綜合分析計算后確定的。由于太陽、地球和其他星體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即使發射同一類型、同一軌道的航天器,其發射窗口也是不固定的。
□釋疑
狂飆的兩飛行器要在太空緊緊擁抱
天宮一號是我國首個太空實驗室,其任務的主要目的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
對接的難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間實驗室和飛船都保持高速運行,時速達到28000公里以上,在對接過程中,需要兩個航天器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相對速度要接近0,如果計算不準,就可能發生飛船相撞事故。
中國載人飛船和空間實驗室副總指揮葉勛介紹說,天宮一號和“神八”對接,就好比螺絲擰進螺帽,天宮一號是母的,“神八”是公的,“神八”追著天宮一號,一旦時機成熟對接機構開始捕獲,兩個飛行器的相對速度不能超過每秒0.2米,橫向偏差不能超過18厘米。只有準確對接,“神八”通過很多把鎖緊緊綁住天宮一號,對接艙門才能打開,宇航員才可以從“神八”邁向天宮一號。(N本網記者 謝秋蓮 新華社)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