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光明日報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科研經費缺不缺?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一次報告會上披露:我國科技經費節節攀升,中央財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的增長,我國科技基本走出了經費短缺的時代。科研經費利用率怎么樣?中國科協一次調查顯示:科研資金用于項目本身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
經費不缺,管理不嚴,資金只要撥下來,就想方設法用完,用不完時,就在發票上大做文章,反正錢是剩不下的,什么都能報,大到房與車,小到給孩子買支鉛筆,都要拿回單位報銷。
“項目老板”是科研圈流行的叫法,他們一般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學術聲望,利用個人的聲望和人脈關系,“專門”跑項目,攬課題。項目越多,科研經費落入個人腰包的可能性就越大。2003年,“漢芯”發布之后,項目組組長陳進立刻“鳥槍換炮”,之前騎的是一輛普通自行車,升級為一輛價值30萬元的別克轎車。過了不到一年,這輛別克又換成了寶馬。知情人都知道,買“馬”的錢正是陳進騙取的科研經費。
如果說,科研經費使用環節的職務犯罪令人“痛心”,那么出現在經費管理環節的職務犯罪不免讓人“擔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一個向全國上萬所科研單位和高校撥款的機構,出現了一名“小吏巨貪”。1995年8月至2003年2月,委員會財務局經費管理處會計卞中采用偽造銀行進賬單和信匯憑證、編造虛假的銀行對賬單等手段,貪污、挪用公款共計人民幣2.2億元。
“查到最后,感覺偌大的一個機構,撥款權實際上就掌握在一個會計手中。”北京海淀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張磊告訴記者,“卞中的作案手法并無特別之處,只要有一個環節有所監控,就會暴露。”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