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3時,經商的袁女士從浙江諸暨三都鎮的一家銀行走了出來。在門口,她遇到一個黑衣男子。他們似乎說了幾句話。幾分鐘后 ,袁女士開車,不知怎么卻最終撞在了電話亭上 。她離奇地倒在車內,腦部有個1厘米左右的創口。整個過程,僅有14秒未在監控區內。警方初步分析,這是交通事故,袁女士腦部創口來自頭上一個尖頭的金屬發夾。但隨后,案件有了驚人的變化。袁女士的頸后部發現了子彈……
銀行門前離奇車禍
8月29日下午3時許,浙江諸暨人袁女士從農村合作銀行陶朱支行出來,她剛剛辦了一筆轉賬業務。她開著一輛奧迪車,準備離去。車速很慢,沒多遠,她似乎失去了控制,先是和一輛停著的面包車發生了刮擦,緊接著又撞倒了一輛摩托車,直到撞到一個電話亭才停下。
袁女士被送進醫院,重傷昏迷。法醫也到了醫院,在頭部看到一個1厘米左右的創口,顱底骨折。警方經過初步分析,認定是一起交通事故,而腦部創口來自袁女士頭上一個尖頭的金屬發夾。
一個發夾造成致命傷?
9月2日,袁女士經搶救無效死亡。在做CT時,她的頸后部發現了一個高密度金屬異物。家屬稱,這個東西就是子彈,袁女士是在銀行門口遭槍擊不治而亡,而絕不是所謂的交通事故。警方此前的分析認定引起家屬強烈質疑。在如此低速的狀態下,自己頭上的一個發夾怎么會致人喪命?
諸暨警方9月3日確定高密度金屬異物是子彈,這一突然的重大發現讓案件變得撲朔迷離。目前,警方的調查尚未有結果。3日,警方還透露,袁女士的錢物并沒被搶。
黑衣男子是兇手?
從銀行出來,到開車,短短幾分鐘發生了什么?
在銀行的監控錄像里,一名男子顯得十分詭異。他中等身材,身高1.7米至1.75米,全身著黑色衣褲,打著一把傘。當天14時26分左右,他經過銀行門口,8分鐘后又撐傘原路往回走,站在了停車場出入口旁邊的銀行屋檐下。一直到2時51分,男子始終站在那里。屋檐下淋不到雨,但是他手里的雨傘一直撐著,撐得很低,擋住了整個臉部。
這時,袁女士出現了。2時59分,視頻顯示男子與她有數秒的交流,隨后男子把門口的摩托車移開。移開后,男子就進入了視頻盲區。3點02分,袁女士取車進入了盲區,停留約14秒。血案就在這14秒里發生了。14秒后,袁女士的車失控碰撞,停下。男子壓低著傘,從盲區走出,他朝車子看了一眼,消失在監控里。
袁女士的家屬推測,當時可能有輛摩托車擋路了,袁女士叫他幫忙移動一下,他答應了,移動后,袁女士的車開到盲區,搖下了車窗和他說“謝謝”,接著,男子開槍。
讓人記憶猶新的是,就在此案發生前6天,諸暨大唐鎮曾發生類似的銀行門前槍殺案,一女子死亡。是不是同一人作案?這引起人們的猜疑,警方并未表態。有公安內部人士透露,嫌犯很可能是多年前的逃犯,曾在寧波、紹興等地犯下命案,一直沒有歸案,“他自己會做槍”。
■警方說法
“一開始懷疑過是槍擊”
3日,諸暨警方就此案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并回答了質疑。
記者:當時為什么會認定是一起交通事故?
諸暨警方:報警人看到事故后,交警先趕到現場,察看了被撞的情況,調取的錄像里也顯示了碰撞的過程。于是,初步判斷是一起交通事故。
記者:腦部的創口是受害人自己的發夾刺傷的,這個結論又是怎么得出的?
諸暨警方:法醫趕到醫院的時候,傷者正在接受治療,當時她腦部創口已經被醫生縫合,考慮到救治最重要,所以沒有特別察看。而現場又沒有其他金屬物件,只是傷者頭上有個不銹鋼發夾,很尖銳。
記者:家屬說,現在查出后頸部有一顆子彈,當時為什么沒有查出來?
諸暨警方:其實一開始我們也懷疑過會不會是槍擊,但是考慮到搶救為主。當時,傷者傷勢很重,不適合做CT,于是,我們就給她拍了X光,結果沒有發現金屬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