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紛擾兩個多月之后,昨日已是國家海洋局要求康菲徹底封堵溢油源和清理油污的最后期限。康菲昨日稱已徹底封堵溢油源。隨著事件的演變,海洋生態(tài)損害索賠工作已經成為新的焦點。8月30日,國家海洋局表示,公開選聘法律服務機構團隊的工作基本結束,索賠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將在近期正式提出訴訟。
堵漏
康菲稱已堵住
專家稱不樂觀
8月31日是國家海洋局要求康菲公司實現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兩個徹底”期限的最后一天。8月29日晚間,康菲中國曾在其官網發(fā)布消息稱,溢油源已被永久封堵。昨日,康菲公司在其官網上再次公布其已完成海洋局要求的“兩個徹底”。康菲表示,內部調查報告可以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但根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監(jiān)測,8月26日和27日C平臺仍有油花持續(xù)溢出,附近海域也多次發(fā)現油帶。據央視從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了解到的實時消息,目前在蓬萊19-3油田C平臺附近海面尚有4條油帶,總面積約為3平方公里。
針對康菲中國的堵漏公告,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副教授王亞民認為,雖然康菲通過降低油藏壓力的方式使得溢油的斷裂帶閉合,但這只是暫時的。“這次溢油事故改變了海底地質構造,新的斷裂帶張開隨時有可能發(fā)生,從而出現新的溢油。”
康菲向國家海洋局遞交的關于蓬萊19-3油田溢油事件調查報告已于昨日下午送抵國家海洋局,材料共有6箱之多,其中包括四十幾個影像光盤。國家海洋局表示,將組織專家對康菲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和核實,具體報告內容將在核實之后予以公布。
索賠
生態(tài)訴訟即將啟動
中海油難置身事外
8月16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宣布公開選聘此次渤海溢油事件索賠的律師和法律服務機構,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表示,目前法律機構已基本確定,很快就會正式提起訴訟。
8月30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長房建孟介紹,按照國家海洋局的部署,北海分局已成立了以他為組長的索賠工作領導小組,目前已基本完成此次事故污染海域的生態(tài)調查評估工作,取得了大量監(jiān)測和調查資料,為養(yǎng)殖業(yè)、漁業(yè)損失以及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損害索賠提供具有法律依據的第一手資料。
從6月4日至今,衛(wèi)星、飛機、船舶現場監(jiān)視監(jiān)測及油指紋檢驗鑒定結果顯示,本次溢油污染面積至少55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蓬萊19-3油田周邊海域和西北部海域。
索賠額是公眾關心的一個問題,目前國家海洋局尚未確定數字,但央視評論員張鴻認為,索賠額度一定要讓作惡者膽寒才可以。
在渤海溢油事件中,后期媒體的焦點一直放在康菲公司。而據接近康菲公司的人士對記者表示,“中海油一直藏在康菲幕后,但發(fā)展到訴訟階段,作為油田51%股份的持有者,中海油將無法再置身事外。”
公開資料顯示,康菲公司和中海油在蓬萊19-3油田的合作模式是簽訂產量分成合同,中海油占51%權益,康菲中國占49%權益。(央視 新華 京華 新京 21世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