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二:“癌癥村”情況是否屬實?調查:興隆村近8年已有11名村民因癌癥死亡
在與廠區相鄰的小百戶鎮興隆村委會,曾擔任過村支部書記的村民常小喬告訴記者,牲畜不敢放到江邊,很多村民莫名得病,30多人得了癌癥。只要是喝了江水的牛羊,要么生病要么死亡。2008年,村委會3000余畝水田受嚴重污染,根莖腐爛、秧苗發黃直至死亡,經過交涉,化工廠賠付了一部分,但數額很少。
常小喬說:“大部分村民去年還可以喝附近的另外一條河里的水,但洗衣做飯還是用被污染了的井水。今年干旱枯水,那條河已經沒有丁點兒水了?!?/P>
47歲的興隆村二組新村村民王樓先的父親患有肺癌。他說:“現在我們買礦泉水喝。但煮飯還是要用井水。”他告訴記者,化工廠位于村子上游,從1989年它建廠到現在,南盤江的水一直污染嚴重。2008年,家里獲得了化工廠賠償的8000多元,2009年也賠償了一部分。“我們整個村委會去上訪了不下1000多人次,環保局的領導說,‘賠了錢了,就不要追究了?!?/P>
陸良縣衛生局局長馬國生說,2007年有政協委員提出廠區周邊群眾的健康問題值得關注。實際上,對這一片區生活的老百姓,衛生部門一直較為關注,近年來免費為當地65歲以上老人體檢,加大了健康教育宣傳。
陸良縣疾控中心副主任錢鑫告訴記者,興隆村委會共3563人,通過回顧性流行病學調查核實確實有人死于癌癥,但數字沒有那么多。2002年至2010年,經縣級及縣級以上醫院診斷的癌癥病例有14人,其中11人已經死亡。14人中,患肝癌的有6人,其他還包括淋巴癌、結腸癌、乳腺癌等;死亡時最小的為9歲,最大的77歲。
云南省疾控中心一位專家表示,非常關注鉻渣致污事件,但調查組沒讓省疾控中心介入。雖然此前也有報告顯示,珠江源的一些村莊婦女健康問題堪憂。至于和珠江源的眾多化工企業有無聯系,暫時無法定論。
疑問三:還有多少危險廢物懸在我們頭上?調查:監管漏洞太大!
實際上,近年來,媒體已多次報道了南盤江被污染的事件,如:2009年10月,南盤江雷打灘水庫突然變黑,569噸魚死亡,12家養殖戶損失慘重;2010年6月初,養殖戶重新投放的20噸魚苗,再次大量死亡,養殖戶血本無歸。
在國際上,六價鉻被列為對人體危害最大的8種化學物質之一,是公認的致癌物質。在我國,含鉻廢物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一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鉻渣因為富含六價鉻而毒性超強,且水溶性很好,在雨水的沖刷下,極易流淌至河中,嚴重污染水源和土壤。
據介紹,我國是鉻渣產生最多的國家,目前有鉻鹽生產企業每年排出鉻渣約45萬噸,歷史累計堆存量已超過400萬噸,涉及全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1家企業,其中有些企業已經破產或關閉。這些堆存的鉻渣大多露天放置,沒有防雨淋、防滲漏、防飛揚等防護措施。
在原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鉻渣污染治理環境保護技術規范》里,對鉻渣的堆放、挖掘、運輸和貯存等都進行了嚴格的規范,包括鉻渣堆放場所應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鉻渣堆放場所內的任何作業應征得管理人員同意;應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徑流進入鉻渣堆放場所;鉻渣的運輸路線應盡可能避開居民聚居點、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運輸過程中應包裝完好,應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等等。
截至17日,珠江流域下游的廣西、廣東環保部門都未檢測出六價鉻超標問題。廣州自來水公司稱供水正常可放心飲用,并提高了對水源地六價鉻和其他重金屬的檢測頻率。
曲靖市政府通報稱,將對南盤江的水質實行日監測制度,江邊堆存的14.8萬噸鉻渣,按照國家環保要求重新選址搬遷并作無害化處理,并督促云南省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鉻渣無害化處理二期工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環境安全“大宣傳、大排查、大整治”活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