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苞谷長不出來”
農作物受災嚴重
“地里好些苞谷長不出來,出來也被曬死掉了?!币肆伎h北古城鎮木龍村村民吳紹藝指著不遠處的山地對記者說,“我家有幾塊地在那邊山上,怕是一成也收不著了?!?/FONT>
村民吳志強種著1畝多水稻和10多畝苞谷?!巴赀@個時候,水稻已經‘低頭’了,今年穗還沒出來。苞谷更莫談了,估計也就能收去年的一成。今年怕是溫飽問題都難解決了?!眳侵緩姾軗南掳肽耆业目诩Z問題,出售苞谷是他們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木龍村民小組組長王云鋒說,木龍村地處半山區,目前全村八成以上耕地和水田受災,半數以上玉米絕收,水稻減產一半已成定局。去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多元,種植業收入占到50%左右。
記者在青山村看到,大面積的玉米苗原本應該一人多高,目前才及人的小腿,大片大片的水稻也開始枯黃。“即便是現在開始出現有效降水,這些水稻依然是絕收?!闭匆婵h農業局副局長向吉華說,全縣10萬畝水稻,目前可以認定絕收的已有2萬多畝。雖然有部分勞務收入補充,但是農作物減產或絕收,對群眾口糧的影響還是非常大。
據統計,旱災已造成沾益全縣64.5萬畝農作物受旱,其中糧食作物受災37.9萬畝、經濟作物受災26.6萬畝、旱死苗木250萬株,經濟損失1.6億元。而整個曲靖市大春農作物干旱受災已達265.23萬畝、成災129.36萬畝、絕收3.8萬畝。
曲靖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分析,雖然2010年曲靖也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但旱情對大春作物和烤煙的影響僅限于栽種期,到生長發育期時已進入雨季,降水充足、氣溫適中,收成并未受太大影響。而今年的旱情則從栽種期開始,持續影響到整個生長發育期,目前仍未見緩解的跡象。所以,預計今年的旱情比去年更加嚴重。
自救已經開始
形勢不容樂觀
據云南省氣象部門統計,截至8月8日,云南今年累計平均降水548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127毫米,偏少19%;與旱情較重的2010年同期相比還偏少49毫米,偏少8%。昭通南部和曲靖降水偏少明顯,僅有去年同期的四至七成。沾益、師宗、西疇、綠春、西盟等18個縣降水突破歷史最少紀錄。降水持續偏少而氣溫持續偏高,蒸發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氣象干旱。
目前,云南各地各部門已經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抗旱自救。今年以來,全省已有52個縣實施了增雨作業1111點次,作業影響區普降小到中雨,局部中到大雨。昆明市晉寧縣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調配水源,縣管8座水庫全部調配供給生活用水。宜良縣則動員各村社采取抽、拉、提、引等措施,開源節流,修引洪渠,建攔水壩,保障攔截地表徑流入庫。
針對嚴峻旱情,曲靖市市級財政爭取安排落實一定的抗旱經費,對受災大春作物制種基地和受災林業苗圃給予適當補助,同時組織各類農業機械開足馬力,投入抽水澆地、移動式灌溉、運送抗旱物資等作業,最大限度地滿足抗旱需要。
沾益縣委書記聶祖良介紹說,沾益縣決定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增加庫塘蓄水,在市級獎勵的基礎上,每增蓄1萬立方米水獎勵10元。同時,按照“大春損失晚秋補”的思路,對基本絕收的地塊及時進行改種補種,重點抓好薯地種菜和煙地套豆、套菜、套蘿卜等綜合開發,擴大秋馬鈴薯、秋蕎、秋菜等種植面積,力爭實現晚秋糧食播種面積17萬畝,總產2000萬公斤。
然而,據曲靖市、宜良縣等地氣象部門預測分析,近期,曲靖市、宜良縣等地仍無明顯的大范圍強降水天氣過程,8月降水量仍將偏少,旱情還將繼續發展加重。持續的夏旱對玉米、烤煙等旱地作物生長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將會加劇,蓄水形勢同樣不容樂觀。(中國日報記者 胡洪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