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商店購物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上級政府有來查過,“但只是做做樣子就走了”。他說,村民都在議論,村里、鎮里到縣里,部分干部都有投資非法盜采的暗股,徹底整治談何容易。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說:“必須徹底除掉這些非法土礦啊,不能讓它害苦我們整個村子!”
據揭西縣五云鎮委書記楊文銀透露,五云鎮所在的山區稀土含量比較高,由于近兩年來稀土價格持續攀高,有些人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偷采,在赤告村就出現了2個無證照的非法采礦點。今年7月中旬,鎮政府已協同縣國土、林業、環保等部門采取了聯合行動,對這兩處非法采礦點進行清理、取締。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盡管當地政府已暫時取締了非法采礦點,但此事給村民們造成的心理恐慌還有待緩解,飲用水源安全、植被恢復,以及防范非法開采死灰復燃等一系列后續監管工作,仍須繼續加強。
村民們反映,除了這兩個大型盜采點以外,在揭西,大大小小、零零星星的盜采點,一直是此起彼伏、反反復復的狀態。當地村民鬧的兇了,政府就來管一管,過后又冒出來。這里關閉了,那里又冒出一個新的來。
延伸閱讀
暴利驅動、監管失控,治理非法盜采稀土任重道遠
針對揭西縣境內存在的非法盜采稀土現象,記者電話聯系了揭西縣委書記兼縣長鄔郁敏,對方以“在外地出差”為由匆匆掛斷了電話。
在記者再三努力下,揭西縣常務副縣長劉佑知接受了記者采訪。當記者詢問為何偷采行為屢禁不止時,劉佑知坦言,受囿于各方面的實際困難,目前還沒找到可以徹底杜絕礦場偷采行的更好解決方法,“相關措施還在探索完善當中”。
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仍存在稀土非法盜采的肥沃土壤。據介紹,稀土價格達到每噸20萬元以上后,對非法盜采者而言,就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而目前,每噸稀土的價格已飆升最高時的37多萬元,催生出巨大利益誘惑。“眼下,在國家進一步加大調控的預期下,未來仍具有一定的漲價空間,不法商人‘鋌而走險’、卷土重來的可能性在增大。”
“當前,許多地方的一些私營礦點依然像打‘游擊戰’一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來查就跑的非法盜采現象比較普遍。”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周永章說,“廣東省的稀土礦儲量大,而且多存在地表上,偷采相對簡單,監管較為困難,徹底根治任重道遠。”
有關實際工作者和部分網友表示,監管不力是導致一些地方稀土盜采屢禁不止的一個關鍵原因,“在有些地方,不排除某些基層干部參與謀利”。揭西縣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網事”記者,盜采稀土行為不僅對地方生態造成災難性破壞,對地方稅收也基本沒有貢獻,實屬是“老板發財,百姓遭殃,政府埋單”的怪事,但為何非法盜采行為在民眾共憤的情況下存在?根本原因是部分基層部門監管不到位、不主動。
今年8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六部委已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全國稀土生產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其中就對打擊盜采作出了相關部署。網民“家園使者”說:“呼吁相關部門從加強制度建設和懲治腐敗入手,加大執法力度,嚴厲追究查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多方聯手制止非法盜采猖獗行為”。(“中國網事”記者梁鋼華)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