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剛剛過去的7月份,全國可公開查詢到的大橋垮塌事故就有5起之多。記者從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官網可查詢到的大橋垮塌事故中發現,最近5年,全國至少有17座大橋發生垮塌事故,事故共造成200余人傷亡。在垮塌的大橋中,有近六成的大橋壽命不到20年,其中有兩座橋尚未建成就“夭折”。發生塌橋的原因以超載和人為因素居多,均為5起,所占比例各接近三成。
垮橋數據
7月5座大橋垮塌交通部部署排查
7月份,頻繁發生的大橋垮塌事故引發了公眾對于大橋質量的關注。根據記者統計發現,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全國可公開查詢到的大橋垮塌事故就有5起之多。
針對近期頻發的大橋垮塌事故,交通運輸部表示,要立即進行全面排查,以特大和大型橋梁、特殊結構橋梁、雙曲拱橋、系桿拱橋以及有一定使用年限的老舊橋梁為重點。
近六成事故大橋建成通車不到20年
在2007年至2011年5年間,全國已經有至少17座大橋發生垮塌事故,事故造成156人死亡、88人受傷、23人失蹤。
從匯總的數據可以看到,今年出現的大橋垮塌事故是近5年里最多的,有8起之多。記者發現,這些垮塌的大橋大部分建于上世紀90年代,相當一部分通車不過十余年。在這些出現事故的大橋中,有58.8%的建設時間在1994年以后,橋齡不足20年。
垮橋事故原因
官方公布原因近三成系超載
在17起大橋垮塌事故中,官方已公布的事故原因,有5起提到了車輛嚴重超載,所占比例近3成,人為因素引起的也有5起,其次為自然災害,有4起,另外還有1起明確提到了是工程質量問題。此外,仍有2起事故未公布事故原因。
專家解讀
超載嚴重影響大橋壽命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著名橋梁建設專家鄧文中日前表示,橋梁垮塌關鍵在于車輛嚴重超載。
據鄧文中介紹,即使超載未能壓垮橋梁,但其引起的應力也仍然對大橋的壽命影響很大。若車輛超載100%,應力幅就大了一倍。那100年的橋梁設計壽命就減少到12.5年了。
養護不到位也是問題所在
除了超載,橋梁專家認為,大橋垮塌也與養護不到位有較大關系。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鄭振透露,武夷山公館大橋垮塌的外部原因是長期超載,內部因素是由于養護不專業、不到位,使得橋梁吊桿老化。
為趕工期忽視工程質量
針對近期頻發的大橋坍塌事故,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陳肇元日前公開表示,我國橋梁建設存在趕工期,以及設計、施工規范或標準要求過低帶來的工程質量差等問題。
違規轉包留下質量隱患
目前,國內工程領域仍未能杜絕轉包、圍標等違規現象,給橋梁工程質量留下隱患。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穆祥純在其論著中也提到,近年來國內外發生不少橋梁垮塌事故,很多是屬于非正常設計和非正常施工造成的,其中包含著工程建設中出現的腐敗問題(如1999年重慶綦江彩虹橋垮塌事故)。
他山之石
歐洲橋梁壽命不得少于100年
我國的建筑法未對不同類型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壽命(或使用年限)進行具體規定。歐洲相關規范規定,橋梁等各種土木工程結構物的設計使用壽命不少于100年,美國則按75年到100年設計。現在國際上有專家認為,城市重大橋梁的壽命應不低于150年。(N法制晚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