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賣嬰兒無人認領

聊城解救被拐嬰兒
聊城解救29名被拐嬰兒,但令人心痛的是:被賣嬰兒無人認領 無奈送回買主家
■ 聊城公安連破兩起公安部掛牌督辦案
■ 被賣兒童無人認領無奈送回買主家
未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來自云貴川地區的29名嬰兒的命運便早已注定。
“沒辦法,這或許是目前能給孩子們找到的最好歸宿。”聊城市刑警支隊長殷廣國長嘆一聲。
日前,由公安部掛牌督辦、聊城警方偵破的兩起重大販嬰團伙案相繼審理完畢。涉案人員分別被判處無期至一年半不等刑期。然而,被解救出來的29名嬰兒,卻因為無法找到親生父母,仍舊只能繼續寄養在買主家里,等待未知的命運。
有家難回的不只他們:2009年10月29日,公安部在其網站上公布了首批60名已被解救的未查清身源被拐兒童信息。截至今年6月,僅有6名孩子順利回家。剩下的54名孩子,仍在苦尋回家之路。
A 聊城連破重大販嬰團伙案
對于聊城刑警支隊長殷廣國和他的屬下來說,這是場不折不扣的大勝。
2009年7月底,聊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接群眾舉報:自2008年10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東昌府人盧某伙同他人多次從四川等地向山東販賣嬰兒。
這起被命名為“826”重大販嬰團伙案的案件,隨后被公安部列為全國“打拐”專項行動掛牌督辦案件。奔走四川涼山、東營、濰坊等地,聊城警方抽調精干力量組成的專案組,經過一年多的偵查,查明盧某等人結伙或伙同他人,以出賣為目的,通過四川當地聯系人,在云、貴、川等地收絡嬰兒送到聊城等地販賣,并最終將15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解救被販賣嬰兒14名。其中,5名犯罪嫌疑人來自云南、四川兩省。
“主犯盧某日前被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無期徒刑,這在省內同類案件中是量刑最重的一個。”專案組副組長、聊城刑警支隊長殷廣國說。
另外一起被公安部掛牌督辦的案件—“814”重大販嬰團伙案,規模之大同樣令人震驚。該案最終解救被拐賣嬰兒15名。和“826”案相似,這起由聊城市東昌府區刑警中隊偵破的案件中,被抓獲的30名犯罪嫌疑人構成同為山東、四川和云南多地。
兩起案件的另外一個高度相似之處是,“29個孩子全部來自云貴川地區。”專案組民警郝楊說。
B “自生自賣”成掙錢手段
“云貴川”三個字,讓專案組民警在大勝之后,找不到痛快淋漓的感覺。
殷廣國說,云貴川等省份一些比較偏遠落后的地區,由于經濟比較落后,是人口販賣活動的多發地。早年,這類行為多以販賣婦女為主:將當地婦女拐賣到東部發達地區后,通過中間人販賣給當地人做妻子。
“這些年,這些地區的人口販賣活動發生了一些變化,由販賣婦女改為以販賣嬰兒為主。人販子從當地收絡剛生下來的嬰兒,通過火車等交通工具運送到內地,而后通過下線完成交易。”
殷廣國介紹說,由于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兒童、婦女犯罪專項行動的開展,為了規避被打擊的風險,犯罪分子最近兩年也很少會選擇利用交通工具運送嬰兒。
“很多當地婦女懷孕到八九個月的時候,自己會坐火車到濰坊、東營等地待產。等到孩子生下來之后,再通過早已經聯系好的中間人,將剛剛生下來的孩子,賣給買方。”殷廣國說,在這些地區“自生自賣”孩子的現象比較多見。賣主一般會將孩子以五六千元左右的價格將孩子賣給中間人,經過層層倒手,買主一般需以男孩4萬,女孩2萬元左右的價格買下孩子。
“對于這些父母來說,孩子和小貓小狗一樣,沒什么區別。生下來就賣,賣完了再生。他們把賣孩子當成了一個賺錢的途徑。”殷廣國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