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回應
真維斯剛知道被摘牌
真維斯集團負責外宣的蔣女士昨日上午表示,他們也剛剛聽說“銘牌被摘”一事,事前對此毫不知情。也和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進行了聯系,教育基金會表示,正在調查,隨后會給他們一個回復。
對于是否會將銘牌重新掛回,蔣女士說,他們還得和清華做進一步商量。
而對于如果不能掛回銘牌,清華大學是否會給予一定金額的賠償,蔣女士說,“這個肯定不是學校的行為,是誰摘的還不清楚?,F在連基本事實都沒有搞清楚,不太好假設,后面的事情不好說?!?/p>
暨大稱已經獲悉情況
廣州百年名校暨南大學教學樓被商業冠名一事,也備受關注。對于清華大學出現的“摘牌”事件,暨南大學如何看?會把大樓的冠名摘除嗎? 對此,暨大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已經通過網絡獲悉清華摘牌的信息。他們已正式將獲悉情況向學校領導匯報,等待校方領導作出決定。
記者調查
廣州多所高校有冠名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高校教學樓冠名并非“獨此一家”,在廣州就有多所高校出現商業冠名現象。如2009年華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已經出現“芭田報告廳”,據記者了解,“芭田”是一個肥料品牌。而“芭田公司”其實是深圳的一家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營肥料等農產品,是一家上市公司。被商業冠名的這間報告廳可容納150人開會。
在華南理工大學有一座“無線電視藝員培訓樓”,由香港廣播電視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邵氏影視公司董事長邵逸夫先生捐贈100萬元港幣建造。大樓于1994年12月落成,占地面積30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30平方米。華南理工大學也與香港無線合作開設華南理工藝訓班,為無線輸送演藝人才。
不僅是合作成立培訓班,還有學校更是用企業名為整個學院冠名。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有一個“思科信息學院”,合作方是世界通訊巨頭思科公司,學院成立于2010年。據悉,思科學院本科生大四畢業時可以拿到網絡技術方面的國際權威認證——思科認證。思科認證的培訓考試費達數千元,目前主要由大學生自行支付,而廣外思科信息學院的學生報考思科認證的相關費可以得到減免。思科全球副總裁何達表示,思科公司的投入不僅僅是捐錢冠名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相關技術、培訓和理念的注入,主要是技術轉移。
觀點碰撞
省教育廳副廳長:關鍵看冠名的錢用在哪里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魏中林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家贊助高校蓋樓,是否冠名是學校自己的事情,也是國際慣例,沒什么大驚小怪的。高校有自己的辦學自主權,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美國的常青滕高校都有這樣的現象。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看冠名學校收取的冠名費都做了什么?如果用于引進師資,投入教學,做科研,這沒有什么不妥,“國家沒有法律規定,允許或不允許這樣做”。
省委政策研究室鐘院生:百年名校商業冠名不應該
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副處長鐘院生則認為,高校教學樓商業冠名應分情況,類似清華大學、暨南大學這樣的百年名校以商業冠名校內建筑是不適合的。
他表示,清華作為中國的名牌大學,是中國高等學府的精神標志,民族教育精神的體現,在當今時代下,用企業命名不是很恰當。百年名校是中國教育的精神所在,其源遠流傳的文化氣息對學子影響至深,校內建筑更是長久藝術底蘊凝聚的閃光所在,是與百年校園的文化價值息息相關的,如果太多商業化冠名,會染指原本純樸的學術氛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