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一對95后升級做父母,雙方家長打算等他們年紀到了再補辦結婚手續,然而面對剛出生的嬰兒,如何教育和撫養是他們面臨的難題。
6斤重順產的兒子甜甜地睡著,16歲的男友一臉笑容依偎在旁,讓15歲的少女媽媽小岑(化名)臉上閃爍著幸福的光彩。昨天凌晨2點40分,在安溪縣銘選醫院,這對稚氣未脫的95后,在嬰兒響亮的啼哭中,升級成了爸媽。
病房里,16歲的小志(化名)一直傻傻地笑,想逗孩子玩,可是寶寶一直乖乖地睡覺?!斑@么年輕就當爸,什么感覺?”病房里的男同胞打趣問,小志只是笑嘻嘻地說“高興”。
95后當爸媽:15歲媽和16歲爸生男嬰
一年前,小志和小岑還在貴州老家。兩人是鄰居,初中畢業后,都沒考上理想高中,就談起戀愛,隨后一起到福建省泉州安溪打工。由于家人都在貴州,小岑來泉州后就一直與小志一家生活。今年春節,小岑懷孕了。得知女友懷孕后,小志有些不知所措,還是媽媽拿了主意?!吧?,當然要生?!?9歲的小志媽媽徐阿姨很堅定,她覺得,既然兩個孩子有緣分在一起,早點生娃也好。徐阿姨也跟小岑的父親商量過,讓小岑生下孩子,小岑爸爸并不反對。小岑懷孕期間,一直都在安溪一鞋廠打工,由徐阿姨照顧,直到預產期的前一個月才停工待產。
19日中午,徐阿姨帶著熱騰騰的雞湯,和大兒子、兒媳來到病房看小岑,一家人高興地談笑著。小志是徐阿姨的第四個兒子,卻趕早當了爸,也讓徐阿姨升級當了奶奶。大兒媳婦也懷孕9個月,馬上就要生產,家里接連添丁,全家人樂開了懷。說起撫養孩子,小志還沒什么想法,只說邊打工邊帶孩子。至于結婚,只能等到年紀夠了,兩人再補辦手續。
專家:現代不宜提倡早婚
廈門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朱冬亮教授介紹,在古代的家庭,通常是幾代人一起住的家族式生活,家庭觀念很強。古代女子雖然年少出嫁,卻在出嫁前,經過父母長期的婚前訓練,包括操持家務、理財、孝敬父母、為人處世,在生理生育方面,家長對孩子也有所訓練。“小志和小岑過早生育孩子,只能說是個人選擇,但不宜提倡?!敝旖淌谡f,在法律上,年滿18周歲才算成年。與古代社會環境不同,如今的社會環境更為復雜,家庭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他們兩人也許生理上可以生育了,但心理上還不成熟,內心還是個孩子,無法承擔父母的責任,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醫生:22至28歲適合分娩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周云清介紹,15歲的少女,剛來初潮沒多久,身體還處于發育期,生育器官發育還不成熟,一般來說是不適合懷孕生孩子的。過早生育孩子,不僅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存在一定的風險,對孕婦來說也存在一些高危因素,分娩時如果存在操作失誤,容易造成生命危險。一般建議女性在22歲至28歲之間生育孩子,這段時間內,女性身體發育已經基本完善,體質適宜孕育孩子,撫養孩子的意識也較為成熟,對大人、小孩來說,都是比較負責的。
早婚早育有哪些危害?
我國《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而在當下農村,“早生貴子早得福”的傳統觀念尚未完全轉變。其實,早婚早育無論從婦兒健康還是家庭和諧角度而言,危害較大,實不足取。
過早性生活或致宮頸癌
宮頸癌已成農村婦女健康的“頭號殺手”,而夫妻生活過早、早婚早育、多次人工流產者等都是宮頸癌的高危誘因。如果過早結婚,進行性生活,不僅有礙于青少年正常的身體發育,同時可能由于身體免疫系統不完善,對外界致病物質敏感,導致女性易受到各種病菌的“侵襲”,從而引發陰道炎、宮頸糜爛等各種婦科疾病,罹患宮頸癌的幾率也大幅增加。
“早生貴子”母嬰風險大
人體的骨骼要到23至25歲才能完全鈣化,如在此之前懷孕,母體本身的骨骼還沒有完全鈣化,又要從身體抽出一部分鈣供給胎兒,雙方同時爭奪母體營養,母嬰雙方都不能健康生長。過早生育的青春期女性,在孕期易患高血壓、心臟病、風濕熱等多種合并癥,同時由于生殖器官、骨盆和盆底的肌肉也沒有發育成熟,在分娩時又易出現軟產道裂傷、產后出血、胎盤早剝等產時并發癥。
心智未全難擔家庭責任
專家表示,過早結婚生子,不僅會影響青少年自身的學習、工作、生活,且可能會因心智尚未成熟,社會生活閱歷淺而難以承受與年齡不相匹配的生活重擔,面對婚后的各種家庭糾紛也難以妥善應對,婚姻危機概率以及離婚率也更高;同時,在撫養、教育子女等問題上也難以應對周全,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專家因此建議,社會各界和廣大父母應注意引導子女正確選擇能平衡家庭和學業、事業關系的合適婚齡,選擇最佳生育年齡和最佳受孕時機,這樣不但能為家庭生活提供更好的經濟保障,也為生養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