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孩子們對你怎么樣?
老張:他(兒子)有時候買蘋果、雞腿啥的,都勸我“爸,你吃吧”。我裝的全是假牙,蘋果啃不動,他就給我削成片。肉沒問題。閨女給我買的皮大衣,我一掃地的,穿那干啥。
澎湃新聞:你每天都什么開銷?
老張:身體好,沒啥開銷。早飯5塊,弄4根油條兩個包子4塊錢,一碗稀飯1塊。中午回家吃。晚上有時候回家吃,有時候路上買點吃。每天要一包煙,3塊錢,貴的咱抽不起。
“老伴做保潔每月2000塊,錢也給兒子”
澎湃新聞:你老家是哪里的?家里什么情況?
老張:我是河南周口商水縣湯莊鄉張樓村人,今年64歲。一個兒子一個閨女,閨女還沒出嫁,也在鄭州打工。兒子有3個女兒,大的讀初中,老二讀小學三年級,小的五六歲。(注:老張原本還有一個大兒子,19年前遇車禍死亡,使老張深受打擊)
澎湃新聞:什么時候來鄭州的啊?
老張:我老伴6年前就來了,兒子也讓我來,家里有地走不開。我就一個人在家,農閑就去建筑工地開攪拌機。去年地包出去了,六畝多地八九千塊,今年租地的人跑了,只給了一半,簽的合同也不管用。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我就來鄭州了。
澎湃新聞:為什么會做環衛工?
老張:剛來鄭州時,我在小區附近轉,看到有招保安的,就去應聘,面試通過了,簽字的時候,他們看到我手抖,又不要我了。
澎湃新聞:我看你掃地時左手抖得厲害。
老張:年輕時就有這個毛病。
澎湃新聞:你做環衛工兒子同意嗎?
老張:我第一次去那個垃圾中轉站,人家讓我和孩子商量。一商量,俺兒子不讓干,說不好聽,起來得太早。我就上停車場給人看電車了,看了2個月零20天,說每月1800塊,老扣錢,我就不干了。去年臘月二十八,我來掃地(做環衛工)。我分管這段有二三百米,這一段不好掃(注:路邊是大型超市),有利條件就是離家近。
澎湃新聞:什么時候開始撿廢品的?
老張:就是做環衛工的時候,大家都撿,我就買了一個三輪車。
澎湃新聞:你老伴是做什么?
老張:她就在路邊這個超市做保潔,每月2000塊。
澎湃新聞:錢也給兒子嗎?
老張:是的。(注:看到老張接受采訪,老張的老伴很生氣,嘴里直罵“沒成色”,還猛打老張頭一下說:“他說的都是實話,我們的孩子都很孝順。”)
“多騎幾里路,一個空瓶多賣三四分錢”
澎湃新聞:做環衛工辛苦嗎?
老張:我以前在建筑工地干過,這掃地跟玩一樣。
澎湃新聞:每天都做什么?
老張:我定的表是4點起床,然后到小區的垃圾桶撿廢品,4點半左右到這開始掃地。下午要干到天黑路燈亮,差不多5點半。如果老伴上下午班,我就去接兩個孫女,接完就去賣廢品。賣完廢品回到家,都夜里10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