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電稱,26日在取水口附近采集的海水樣本中檢測到碘-131和銫-137的活度分別為法定上限的3300倍和280倍。4月上旬排放污水時最高曾測得碘超標750萬倍,與此相比輻射量現已下降,但仍不斷能檢測到高濃度放射性物質。
東電于6日停止排放污水,到本月中旬為止取水口附近一直由窗簾狀的“圍欄”包圍著,東電認為該圍欄在防止污水外流上效果顯著。
26日在取水口以北的5、6號機組的放水口附近采集的海水樣本中測得碘活度超標2.2倍,3公里海域內超標1.4倍,15公里海域內為0.7倍。取水口附近被包圍以前流出的污水已向外擴散,東電認為“雖然幅度不大,但濃度正全面下降”,日本保安院方面表示“(污水擴散)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我們將加強監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