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先后出現灰霾天氣。大氣PM2.5的監(jiān)測也受到社會的關注,廣東氣象專家吳兌多年研究發(fā)現,嚴重灰霾七年就會出現肺癌高發(fā)期。吳兌專家稱,灰霾目前已經取代吸煙成為肺癌致病頭號殺手。
前天,由環(huán)境保護部舉辦的“2011中國(南京)國際環(huán)保產業(yè)博覽會”在南京舉行,其中還以“藍天工程”國際論壇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為PM2.5問診。
污染物互相反應變得十分復雜
這幾年,以PM2.5濃度為代表的“超細灰塵”污染,已經取代了早期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粗粒子為代表的一次污染階段,南京等地早已相繼進入了更加復雜的大氣復合污染時代。經過研究,北京大學唐孝炎院士發(fā)現,PM2.5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塵、燃油塵、硫酸鹽、餐飲油煙塵、建筑水泥塵、煤煙塵和硝酸鹽等。
這些污染物在空氣中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彼此之間不斷進行化學、物理反應,使得污染變得十分復雜。唐孝炎研究發(fā)現,PM2.5中有機物、硫酸根粒子、硝酸根粒子等均屬二次氣溶膠。“二次氣溶膠‘貢獻’超過50%,是PM2.5的主要組成成分”。
嚴重灰霾污染7年就會現肺癌高峰
廣州氣象專家吳兌經過多年研究發(fā)現,灰霾與肺癌有著“七年之癢”,即出現灰霾嚴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會出現肺癌高發(fā)期。
空氣中的PM2.5吸入人體后,經過人體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最終會進入血液,乃至肺泡。“灰霾將取代吸煙,成為肺癌致病頭號殺手”,吳兌說,肺癌死亡率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上升了許多,但同時和肺癌密切相關的吸煙率卻在下降。專家們發(fā)現,天空的能見度在急劇下降,灰霾天數急劇增加,
吳兌所在的科研團隊做了一個估算,把上個世紀60年代至今的氣溶膠消光曲線圖和肺癌死亡率的曲線圖同時標出,判斷氣溶膠濃度增加之后7~8年,肺癌死亡率就會上升。
現已證實PM2.5不僅對呼吸系統(tǒng)有傷害,而且也會導致心血管病發(fā)生和惡化。在美國,健康風險評估與空氣質量管理十分受到重視。
如增加PM2.5監(jiān)測70%城市不達標
11月的一次國際氣象會議上,環(huán)保部副部長張力軍承認:按國標,目前全國70%的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如果增加PM2.5監(jiān)測指數,則全國70%城市不達標。目前,國家環(huán)保部已經開始征求意見,擬將PM2.5納入監(jiān)測中。預計將于2016年首次在我國施行PM2.5國家限值標準。N揚子晚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