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京報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今年8月,云南曲靖市陸良化工廠因非法傾倒工業廢料鉻渣造成重大環境污染。9月1日,工廠被國家環保部責令停產,在完成鉻渣無害化處理之前不得恢復生產。而近日,鉻渣尚未處理工廠復工獲批,兩條生產線已恢復生產。據悉,是環保部門同意工廠復工的,并稱“部分生產線啟動對于處理新鉻渣所需資金有支撐作用”。
兩條生產線 已恢復生產
站在這家化工廠的墻外,記者可以清楚地聽到廠內有機器運轉的聲音,也可以看到從煙囪中冒出的煙。據了解,陸良化工廠的生產分為四個部分:鉻鹽生產線、維生素K3生產線、鉻粉生產線和鉻渣無害化生產線,其中只有鉻鹽的生產線會產生有毒的鉻渣。
在鉻鹽生產線,記者從回轉窯運轉部分的托輪上顯露出來的銹跡,可以判斷出來這條生產線,的確有一段時間沒有生產了。記者來到了維生素車間,這里的設備正在運轉,也有工人在操作,這條生產線被稱為K3線,生產的產品是維生素K3,在相鄰不遠的地方,另一條生產線也在正常運轉,這條線的產品是鉻粉和鉻鞣劑。這兩條生產線恢復生產,有沒有經過批準呢?
環保部門 同意工廠復工
從廠方出示的一份曲靖市環保局關于同意陸良化工廠恢復生產的意見上,記者看到了允許維生素K3線恢復生產的內容,但是并沒有看到允許鉻粉生產線恢復的字樣。
對此,陸良化工廠方面的解釋是,當初他們在做可研報告跟環評時,這兩條生產線是一起做的,既然同意K3生產線恢復了,那另一條生產線也可以。但9月份國家環保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是,未完成鉻渣的無害化處理之前,企業不得恢復生產。
曲靖市環保部門負責人說,這條生產線啟動后,對該廠的資金鏈有很大的幫助,而這對于下一步處理新鉻渣所需的資金具有支撐作用。正是基于這方面的考慮,所以同意了企業部分恢復生產。但同時也責成企業在年底前必須要進行新鉻渣的處理,否則立馬停工。
因無力處理 鉻渣轉為庫存
在距離工廠1公里左右的南盤江邊,有一個巨大的鉻渣堆場,這里堆放著2006年之前多年積存下來的鉻渣,具體數量無法精確計算。按照環保部的要求,必須在明年年底前完成處理,而在此期間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污染。據悉,該廠采取的方式是,把需要處理的鉻渣先拉回來,作為庫存堆在廠里,并沒有排進無害化處理的計劃。
今年8月23日,陸良縣政府要求在鉻渣堆場上用石棉瓦搭建防雨棚,完成期限是9月15日之前,記者采訪的時候是10月底,按照廠方的說法,防雨覆蓋已經全部完成了,但是記者來到鉻渣堆場后面卻發現,這里的鉻渣并沒有覆蓋,完全裸露在外,據記者粗略觀察,鉻渣堆被覆蓋的面積最多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和記者一同前往的當地環保部門負責人當即責成陸良化工廠要在兩天內解決這個問題。目前,陸良化工廠對有毒鉻渣處理的進度和效果顯然不盡如人意,擅自把一部分必須處理的鉻渣轉為庫存,更是屬于未經批準的違規行為。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