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史蒂夫·喬布斯去世19天后,由他本人以及其家人唯一正式授權的傳記《史蒂夫·喬布斯傳》正式在全球發售。
在中國,簡體中文版的首發時間選在了今天早上10點05分,以紀念這位創新天才離開的日子———2011年10月5日。書籍將在廣州購書中心、廣東聯合書店等全國30個書店上架。
因為喬布斯對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W alter Isaacson)罕見的信任,這本傳記被視為繼iPad及iPhone后,喬布斯一生中重要的作品之一。
喬布斯不讀的傳記
市面上有很多喬布斯的書籍,但只有一本得到他的認可———《史蒂夫·喬布斯傳》。
2004年,確認患有癌癥后,喬布斯的妻子勞倫·鮑威爾(L aurenePow ell Jobs)勸他留下點故事。痛恨曝光的喬布斯最終決定要找個“配得上”的人,來為自己寫傳。這個人是《時代》周刊的第14任主編、前C N N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艾薩克森。
那時候,艾薩克森剛剛出版一本名叫《本杰明·富蘭克林:美國人生》的人物傳記,而下一個要撰寫的是愛因斯坦。對于這送上門來的“好事”,艾薩克森并不太領情,他覺得企業家少了點意思,而且喬布斯職業生涯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著書立傳應該是十幾二十年后的事情。
一直到2009年,勞倫告知艾薩克森:“如果你真的打算寫一本喬布斯的書,最好現在就開始。”艾薩克森才意識到,喬布斯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2009年的最后一天,傳記正式啟動,喬布斯承諾不會對艾薩克森撰寫的內容進行審查。喬布斯知道書里會有許多他并不喜歡的內容。2011年8月,在喬布斯最后的日子里,他告訴艾薩克森:“我一時半會兒不會讀它,因為我不想被氣瘋??赡芪乙荒旰髸x,如果我還在的話。”
很少人讀懂這句話,因為喬布斯從一開始就設定規則,讓自己永遠讀不到這本傳記。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了解我”
就像蘋果公司發布新產品一樣,這個傳記的一切信息一直被“高度保密”。2011年3月初,作者按照喬布斯的風格,委托經紀人在全球各地區尋找最好的出版社,他們帶著一句話的介紹“這是喬布斯唯一授權傳記”,找到了中信出版社。
版權所有人還帶來了另一個限定條件:傳記出版的時間必須在喬布斯本人去世后。彼時在美國,喬布斯已宣布在因病休假。盡管他出席了3月2日在舊金山舉行的iPad2新品發布會,但外界對他健康的擔憂從未終止。
“我們不想把傳記出版和喬布斯的健康關聯起來,版權所有人設置的限定條件讓我們感到非常矛盾。”簡體中文版的主要負責人,中信出版社副主編閻向東回憶道。
一個月后,中信出版社正式獲得該傳記簡體中文版獨家版權。接下來的6個月,不斷提前的出版時間,卻遠遠超過了閻向東及其同事的預計。
在差不多的時間里,喬布斯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家中,最后一次與艾薩克森會面。因為身體虛弱,喬布斯蜷縮著,他讓艾薩克森在房間的各個角落取來照片,然后選一些放在傳記中。這是艾薩克森最后一次向喬布斯提問:注重隱私的喬布斯,為什么要在過去的2年中會對這本傳記如此開放、真誠甚至急切?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了解我,我并不總是和他們在一起,我希望他們知道并能理解我做的事情”。9月20日,最后的1/3書稿到達中國,其中包括8月喬布斯辭職后補充的章節。
美國西部時間2011年10月5日下午三點,史蒂夫·喬布斯在家中病逝。次日,美國出版方西蒙-舒斯特宣布將出版日期提前到10月24日,中信出版社隨即決定中文版同步出版。
作者曾經嘲笑喬布斯
隨著喬布斯唯一授權傳記的出版,喬布斯更多不為人知的一面將出現在公眾面前———因為看到兒童遭受饑餓而放棄宗教信仰;對接管蘋果的管理層大吼“腐敗”;推遲手術而傾向心靈,草藥治療;因A ndroid手機與G oogle分道揚鑣……
每一個人都會在書中讀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喬布斯,那是喬布斯對其影響最為深遠的部分。艾薩克森,這個曾經兩度拒絕為喬布斯寫傳,并嘲笑喬布斯將自己與愛因斯坦相提并論的作家,最終在傳記中為其留下了“在歷史的萬神殿里,他的位置就在愛迪生和福特的身旁”的注解。
在喬布斯生命最后的兩年里,艾薩克森在喬布斯的家,還有那輛永不掛牌照的銀色奔馳車中和他進行了近50次談話。在第41章“寶貴財產”中,艾薩克森對喬布斯的個性給予了一個高度總結。
“喬布斯的個性體現在他創造的產品里。正如蘋果的核心理念,從1984年最初的麥金塔到整整一代人以后的iPad,一直都是端對端軟硬件一體化,喬布斯本人也是如此:他的個性、激情、完美主義、陰暗面、欲望、藝術氣質、殘酷以及控制欲,這一切都跟他的經營理念和最終的創新產品交織在一起?!?
正如上述的話語,這本傳記沒有逃避喬布斯生命中那些不光彩的歷史,包括他在23歲讓前女友懷上孩子后糟糕的處理手法……這使得《史蒂夫·喬布斯傳》被視為繼iPad及iPhone后,喬布斯一生中重要的作品之一。
閻向東說,這本傳記最重要的策劃者是史蒂夫·喬布斯。作為佐證之一的是,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喬布斯傳》一夜之間登上亞馬遜書店暢銷排行榜的頂峰,而在其病逝的消息公布之前它僅僅排在419位。在中國,負責印制的印刷廠一直燈火通明,出版社接到的訂單已經排到11月初。
他們讓《史蒂夫·喬布斯傳》維持了蘋果產品一貫的簡潔風格,封面采用了A lbert Watson在2009年為《財富》雜志攝制的喬布斯頭像,上面沒有名人推薦、沒有圖案,只有喬布斯的頭像、書名和作者名,封底是年輕的喬布斯以打坐的姿勢抱著一臺最原始的M acintosh,560頁的內文,超過40張獨家照片。
在最后的會面中,喬布斯告訴艾薩克森:“我意識到如果我死了,其他人肯定會寫我,而他們根本不了解我。他們會全都搞錯。我想確保有人能聽到我想說的話?!?
精彩文摘
這個融合了喬布斯個性與產品的統一開篇就是他最顯著的特征:他的濃烈極致。他的沉默跟他的咆哮一樣駭人,他訓練自己可以一直盯著人看而不眨眼。有時候這種極致是迷人的,那種鬼才式的迷人,比如在他熱切地解釋鮑勃·迪倫音樂之深刻的時候,或是在揭幕產品時,無論什么在他口中都能變成蘋果有史以來最不可思議的產品。然而有時,他的極致又很恐怖,例如當他厲聲譴責谷歌或微軟對蘋果剽竊的時候。
這種極致促成了對世界的二元論觀點。蘋果的同事們稱其為喬布斯的天才/白癡二分法。你不是這個就是那個,有時候一個人同一天就能得到這兩種評價。這一觀點同樣適用于他對產品、對想法,甚至對食物的看法:不是“史上最棒”,就是差勁兒、腦殘、沒法兒吃。因此,發現任何瑕疵都可能引發喬布斯一頓咆哮。一道金屬涂層、一顆螺絲釘的曲線、一只機箱上藍色的深淺、一款導航屏幕的直觀性———他會一直罵它們“爛透了”,直到某個時刻他突然稱贊它們“完美至極”。他把自己看做一個藝術家,他也確實是,所以他縱容自己具有藝術家的性情。
———摘自第41章寶貴財產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