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在上海新華醫院,小伊伊牽著叔叔的手練習走路。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傳出好消息:經過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溫州“7·23”動車事故幸存者小伊伊左下肢昨日順利拆線,傷口全部愈合,她已經可以站立行走,邁開了人生的新一步。
兩歲半的小伊伊是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中最后一名被救出的傷員,左腿受傷嚴重。8月22日小伊伊從溫州轉入上海治療,其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醫務人員為小伊伊9次清創,組織國際、國內和院內多學科聯合會診22次。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下,小伊伊的抗感染治療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
“小伊伊的治療進展得益于結構合理、陣容強大的治療團隊,在迅速改善她全身情況、控制感染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據小伊伊的主治醫生、小兒骨科主任趙黎教授介紹,小伊伊入院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成立了由小兒骨科、整形外科、康復科和兒童神經、兒童IC U、臨床營養、藥劑、麻醉和心理等諸多學科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對小伊伊的傷情進行評估,并邀請國內外專家多次會診,在關閉創面、保留肢體的同時盡量減少肢體的殘疾程度,制定了有效的綜合性治療方案,包括全身抗感染、神經營養支持、心理治療和清創、植皮、創面持續負壓引流等治療手段。
小伊伊接下來的治療接力棒交到了康復醫生的手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杜青說:“小伊伊目前傷口已經愈合,但嚴重的肌肉、神經損傷,導致她左下肢肌肉萎縮、皮膚感覺缺失、左踝關節功能障礙,這將嚴重影響她左足的負重行走功能。近期檢查表明,小伊伊左下肢腓神經的運動傳導還沒有恢復跡象,所以小伊伊要恢復正常步態,前景不容樂觀。”
據悉,醫務人員已經給小伊伊制定了詳細、全面的評估、康復計劃,包括運動、感覺的再教育訓練,繼續神經營養治療促進神經的修復,幫助她保持良好的關節活動、提高肌力及感覺功能,使神經功能恢復,盡最大努力恢復小伊伊的患肢功能。
鏈接
“生命的奇跡”
小伊伊,本名叫項煒伊,今年2歲半,溫州人。是“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最后一個獲救的“奇跡女孩”。
7月23日,項煒伊一家三口從杭州探親回家,坐上了杭州至福州南D 3115次動車組返回。當晚8點34分左右,北京南至福州的D 301次撞上D 3115次,他們所在的16號車廂墜下高架橋,其父母在事故中雙雙遇難。
在被困20小時后,7月24日下午5時15分左右,項煒伊從車門的空隙中獲救。當晚,鐵道部前發言人王勇平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為何救援宣告結束后仍發現一名生還兒童”時表示,“這只能說是生命的奇跡”。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