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事背景
11日,廣東省佛山市政府演繹了一場經典的“朝令夕改”:11日上午11時49分,佛山市住建局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12日起放寬限購條件,允許佛山市戶籍居民家庭(不論原來有多少房產)增購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取得產權時間達5年以上的房屋買賣不受限購政策限制。此舉被業內人士解讀為當地政府按捺不住樓市僵局,出手救市,而且可能被二三線城市仿效。就在猜疑聲四起之時,當晚23時24分,該局又在網站上通告稱,為“綜合評估政策影響”,暫緩執行該政策。
佛山樓市政策為何朝令夕改?朝令夕改是個別現象嗎?朝令夕改的本質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如何遏制朝令夕改的蔓延?就這些疑惑,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和行政管理專家。
解碼一
佛山松限令兒戲
政令逆轉的根本原因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
佛山市住建局的態度為何在12小時之內發生大逆轉?官方的說法只有21個字:“為進一步征詢社會各界意見,并綜合評估政策影響”。對于原擬放寬限購令,倒是不吝筆墨,在給媒體的新聞通稿中花了1500字進行解釋,中心意思不外是:限購已經取得成效,同時限購導致了高價大戶型熱銷,因此要通過鼓勵市民買低價位房子來保證年初立下的房價調控目標——房價漲幅不高于GDP增幅(一般在12%左右)。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逆轉的根本原因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最后地方落敗。中央近期剛表態,樓市調控還沒有達到目標,仍需繼續甚至擴大限購令范圍。佛山這時為限購令松綁,無疑是跟中央對著干。而且,不少地方政府都對放松限購蠢蠢欲動,如果放任佛山松綁,可能會導致其他二三線城市跟風。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認為,佛山此次修訂政策肯定是經市政府批準的,也應該是經省政府同意的。
解碼二
朝令夕改知多少
頻繁更改的政令壽命,只有更短,沒有最短
這次佛山樓市調控政策變臉事件被媒體稱為“一出朝令夕改的‘完美’案例”。實際上,朝令夕改不是佛山的特產,近年來,政令朝令夕改的事件頻頻發生,讓百姓無所適從:
2011年8月23日起,南京、成都、青島等地稅務部門紛紛借新婚姻法司法解釋出臺之機,擬就房產夫妻間加名征收契稅。在輿論一片質疑聲中,財政部、國稅總局于9月1日通知免征夫妻間房產加名的契稅。
2011年7月28日,廣東省江門市公安局、衛生局等5個部門聯合公告,規定城區一律不得飼養各類犬只,包括寵物犬,否則予以收繳、捕殺,8月3日,僅實施了九天的“禁狗令”因受到質疑被收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修正方案。
2008年12月17日,國家民航局發布《關于調整旅客隨身攜帶液態物品和打火機火柴乘坐民航飛機管制措施的公告》,允許旅客隨身攜帶一只打火機(防風式打火機除外)或一盒火柴乘機登記,但在預定執行該規定的當月20日,該規定被宣布“暫緩”執行。
……
還有一些政令,雖然沒有朝令夕改,卻根本無法實現,比如衛生部規定的“醫院掛號不超10分鐘”,民航局的保證“艙門關閉30分鐘以內起飛”。
解碼三
朝令夕改為哪般
拍腦袋決策的背后是利益在作怪
為何朝令夕改的事情會頻頻發生?中國政法大學行政法專家、王成棟教授認為,朝令夕改的原因一般有三種:一是確實認識不到位,出臺了錯誤的或無法執行的政令;二是出于政績考慮,有意無意忽略民情民意,導致政令出臺后因民意反彈而修改;三是決策者被利益集團綁架,甚至自己就是利益集團的主要成員,因此甘冒天下大不韙出臺違法或不當政令。
在這三種情況下出臺的政令,都是未經系統論證、科學調研的,而是個別領導拍拍腦袋就定下來了,這樣的政令難免會遭遇短命或淪為花瓶的命運。
解碼四
朝令夕改危害大
短命政令浪費資源、損害政府公信力
朝令夕改,似乎是在聽取民意,改正錯誤,因此,在前面的政令招致大范圍質疑的同時,其改正也往往會獲得一些“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贊美。但是,專家認為,朝令夕改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王成棟教授認為,朝令夕改首先造成了一種行政資源的浪費,還損害了政府的執行力和法令的權威,更嚴重的是,它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會讓公眾對政府失去信心。
對于朝令夕改的危害,古人也有明確的認識。唐朝一代開國明君李世民就指出:“不可輕出詔令”““法令不可數變,數變則煩”。
房產風云人物任志強昨日也在博客中批判朝令夕改的現象。他認為,朝令夕改不是改正錯誤的正確做法,而是權力使用不當的錯誤。這個錯誤,嚴重損害了政令的尊嚴,動搖了政府的執行能力。
解碼五
咋遏制朝令夕改
科學決策制度的權威必須仰賴懲戒的執行
王成棟教授認為,朝令夕改事件之所以頻頻發生,是因為行政沒有做到科學決策,而主政者因為個人利益和政績等原因愿意拍腦袋決策,這種決策在遇到上級和民意的壓力朝令夕改之后,卻沒有得到懲處。朝令夕改說明決策錯誤,因此,目前最關鍵的是,要對決策錯誤加強懲戒。應當區分決策錯誤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進行不同程度的問責,涉及利益交換的應該追究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王教授認為,問責給領導以科學決策的壓力。但如何進行科學決策,也是一門學問。制定政策,一定要謹慎再謹慎,決策過程要民主、科學,要充分聽取專業研究部門、管理部門和公眾的意見。
任志強也認為,朝令夕改是對民眾的一種欺騙,應該要有人為此承擔責任。他在博客中說:“朝令夕改可以嚴重到了踐踏公民的權利和踐踏國家的尊嚴的地步,卻又可以不受任何的處罰,那么這個社會、這個市場、這個經濟又靠什么來維系,又有什么法律的最終底線呢?”(N本網記者 謝秋蓮)
附:朝令夕改出處
漢·晁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漢書·食貨志上》:“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