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羊晚 北晚 綜合
繼9月20日上午順利完成垂直轉運后,“天宮一號”進入發射演練狀態。21日,技術人員對發射塔內的“天宮一號”組合體進行各項技術測試。同日,東風航天城的警備級別也悄然提升,城內各個酒店及招待所陸續向住客發出“拒客令”。
天宮一號 穿“外套”
21日,戈壁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風和日麗,發射塔緊緊擁抱的天宮一號穿上了“外套”,發射塔上下,技術人員有序地忙碌著,對“天宮一號”和長征-2F火箭進行各項技術檢測。各項技術指標表明,“天宮一號”轉運至發射架后,各系統狀態良好。至此,“天宮一號”發射進入約一周時間的發射演練狀態,直至發射前一天的加注燃料階段。
據了解,“天宮一號”是一個全新研制的目前中國最大最重的飛行器,也是控制高度最高的飛行器,但并非真正的空間站,而是用于試驗我國未來空間站項目所需技術的首個太空試驗平臺,是為發展其他空間站而從運輸器過渡到載人航天基礎設施的試驗性航天器。空間站是指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居住的載人航天器。
城內酒店發“拒客令”
“對不起,從明天開始,您不能再住了!”21日一早,東風航天城的各個酒店及招待所陸續向住客發出“拒客令”。與此相關聯的是,航天城的警備級別也悄然提升,外來無特許證車輛一律不得進入航天城,已住進來的人員也將于22日起進行多輪清查,無關人員將被清出基地。
東風航天城內的酒店,在重大發射任務期間“閉門謝客”已是多年慣例,因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專家和技術人員、持正式采訪證的媒體記者、有業務關系的各地觀摩團……一撥一撥地朝這個僅有2萬多人口的小鎮涌來,使東風航天城內為數不多的酒店與招待所接待能力直逼極限,為了保證發射任務的接待工作,各賓館和招待所不再接待外來普通人員,如果不在基地招待名單之列,都必須立馬走人。一些環境好的酒店早早就已清場,環境差點的,普通外來人員還可以多暫住一兩天。但往年一般是發射前三四天才開始清場,像今年這么早清場比較罕見。
21日傍晚,記者向多家賓館、招待所求證,得到的答復基本都是“不再接待客人了”,少數幾家環境較差的招待所稱還有房,但一次只能續住一天,隨時準備搬走。
相關人員分析,這次天宮一號發射的警戒工作提前升級,可能與8月份的火箭發射失敗有關。希望能排除一切可能發生的干擾,確保天宮一號及隨后的神舟八號發射任務萬無一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