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京報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申請公開各部副部長的分工職責遭拒,清華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李燕9日向北京市一中院遞交了三份起訴書,對國土資源部、教育部及科技部提起行政訴訟,目前還在等待立案。
李燕稱,她想寫一篇關于各部委副部長分工的論文,從今年5月中旬開始向14個部委申請公開各部副部長(副主任)的分管部門 、兼職狀況等情況。
李燕認為,副部長有較大的權力,對他們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認識行政部門的職能分工等。李燕稱,14個被申請部委中,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文化部、水利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環境保護部給出了相關答復,還有些部門提出延長答復時間。
李燕稱,國土資源部、教育部和科技部均未公開。其中國土資源部稱可通過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查詢。教育部稱是內部管理信息,與李燕的特殊需要無關,而且根據規定,一般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建議通過網站及從領導活動中查詢。科技部答復稱,在部長領導下,各位副部長的分工是機關內部工作協調機制,工作分工隨工作的發展和領導職務的變化不斷調整。
李燕說,她查了國土資源部的網站,上面只有各位副部長的生平履歷,并沒有她想要的分工職責等信息。
李燕認為三部委的答復不符合她申請的要求,向一中院起訴國土資源部、教育部和科技部,希望法院判令三部門公開各副部長主要職責。
按照《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李燕目前還在等法院的消息。
14日下午,記者聯系三個被告部委,三部委均稱不知道被告一事,也沒有做出評論。
當事者說
申請公開過程很沮喪
李燕稱,“我是學行政法的,副部長這么重要的官員,他們的職權分工是最基本的信息,如果連這都不知道,如何行使公民的監督權?有的部委直接進行了公開,一些省份也公布了副省長的分工。但在申請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甚至很沮喪的問題。
這些信息并不是敏感信息,但獲取并不順利,這些部委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特別謹慎。比如說,有人問你,你是要現任的副部長信息還是已經退休的?還有部委跟我說,既然申請政府信息,要提供政府信息的文案號或文案名,不然無法受理。還有的來核實我的身份。”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