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腐敗分子和叛徒沒有兩樣!在戰爭年代,叛徒為了自己茍且偷生,沒有經受住考驗,出賣了黨組織和同志,他們沒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現在的腐敗分子性質和他們一樣,就是只想到自己,沒有想到人民群眾,所以,他們不能稱為真正的共產黨人,是黨內的敗類。
——陳云的女兒陳偉華
N中國青年報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國務院原副總理陳云的女兒陳偉華是一位優雅的北師大附中退休教師,教書一生,閱書無數。然而,父親陳云,對于女兒陳偉華,仍舊是一部厚重的大書,每次翻開這部大書,她就會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窮盡一生,也不一定能完全讀懂它。
腐敗分子是黨內的敗類
違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黨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
“我覺得腐敗分子和叛徒沒有兩樣!”說到時下的貪污腐敗現象,陳偉華這樣說。她還覺得,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里有一句話講得非常好:“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有人粗略統計,在總書記的這個講話當中,大概136處講到“人民”,平均每半分鐘就會提到“人民”這個詞,可見“人民”在黨心中的分量。
“我覺得這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我們共產黨永遠要堅持的,它不僅是一條宗旨更是黨的生命,堅持這一點我們黨就能立于不敗之地,違背了這一點,我們黨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陳偉華深有感觸。
姐姐“沒上班” 不能拿工資
姐姐請假照顧爸爸10個月,爸爸說,“你在我這兒,沒有給國家干事,不能拿國家的工資”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父親被下放到江西。“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國各地。當時,因為爸爸的廚師生病了,就讓我姐姐到江西給他做飯,照顧他的生活,我姐姐在那里待了10個月。爸爸說:‘你在我這兒10個月,沒有給國家干事,是為了照顧我,你不能拿國家的工資。’就讓我姐姐回單位以后,把這10個月的工資全部退給單位,后來單位給姐姐開了一個收據。現在這個收據還收藏在上海的陳云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
據陳偉華回憶,1977年還在農村工作的她,準備參加高考時,想讓媽媽在北師大的朋友幫助問問復習有什么范圍。于若木回信告訴她,你爸爸說了這叫“走后門”……后來陳偉華憑自己的實力考上北師大。
從1949年進京,陳云一家在西城區北長街58號的老房子里住了整整30年。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經常漏雨,“當時機關行政部門提出要大修,爸爸不同意,說:‘房子大修要花許多錢,只要不漏雨就行了’。”
爸爸一生最重視調查研究
“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90%以上的時間做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10%的時間就夠了”
陳偉華說,她爸爸有一句名言:“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90%以上的時間做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10%的時間就夠了。”
爸爸的一生最重視調查研究,陳偉華回憶說——1956年11月陳云兼任商業部部長,父親經常自己去北京的百貨大樓、菜市口,還有天橋的農貿市場,一個柜臺一個柜臺地走,大東西看過了,就看小東西。一次,忽然發現市場上沒有賣女同志裝飾發型用的發卡,就問人家為什么沒有發卡,人家說公私合營以后,沒有生產這個的了,生產這個發卡的鋼材也沒有了。父親發現這個問題以后,非常著急,當時就給負責鋼材生產部門的同志打電話,后來還寫了一個條子,說你們一定要撥出幾噸鋼材來,給全國女同志每人兩個發卡……
陳偉華感嘆道:“工作做到這種細微的程度,這樣的調查研究,我想咱們現在能看到的是不多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