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
讀書改變命運,曾經是寒門子弟堅守的信條,如今,這一信條正受到很大的挑戰與質疑。許多農村子弟放棄高考,而其他的向上通道也越來越窄。學費貴、就業難,令“讀書無用論”又開始在不少農村抬頭。
寒門三姐弟的艱難人生
農村寒門子弟,向上攀爬改變命運真不容易
“花了五六萬元,上了四年學,到頭來找工作還要拼爹?!秉S艷寧的話,透著濃濃的辛酸與無奈。
黃艷寧出生在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西柳村一個貧困農戶家里。2004年考入寶雞文理學院。畢業后找工作無著,只好嫁人。結婚3年,黃艷寧邊做主婦邊找工作。經過無數次失敗后,今年7月,黃艷寧終于成了一所高中的數學老師。
她的妹妹黃柯柯則比較幸運,在鎮上中學初中畢業時,她的分數達到了西安市幾所著名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然而,高昂的擇校費注定她與那些“超級中學”無緣。幸好西安市一所普通省級重點中學西光中學找上門,讓她免費入學。2007年高考,她只考了個二本,西光中學又讓她免費復讀一年。終于在2008年,黃柯柯“裸分”考上北大。這個暑假,黃柯柯選擇留在北京準備考研。
黃磊,黃家唯一的男孩子,高二那年主動退學。他們的父親經歷了大女兒的事情,也覺得與其兒子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不如早點掙錢。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微薄的工資,在工廠和工地打工的黃磊開始后悔,但父母已無力挑起供他上學的重擔。
黃家三姐弟,三種不同的人生路,是我國農村寒門子弟向上攀爬以期改變命運的剪影。
一線名校寒門學子越來越少
讀書改變命運受挑戰,農村子弟紛紛棄考
“村里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學費越來越貴,但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的也越來越多。”這是農民們普遍的感受。高學費讓不少貧困家庭陷入了“債務危機”,為培養一個大學生,國家級貧困縣——甘肅省會寧縣貧困家庭普遍負債在5萬元左右,相當于10年以上的家庭純收入。
教育“高投入、低產出”,讀書改變命運這條路越來越窄,也越來越崎嶇。現實情況是,大多數農村寒門子弟,只有考入一線名校,這條路才會相對平坦。而教育資源不均衡,名目繁多的加分,高考內容的能力化導向等,都讓農村寒門學子輸在教育之路的起跑線上,考上一線名校自然也越來越難。
根據剛剛公布的“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調研結果,我國重點大學里的農村學生比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不斷下滑,北大農村學生所占比例從三成落至一成。
越來越多農村寒門子弟放棄高考。2009年,全國84萬應屆畢業生退出高考,導致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考生總量首次出現下降。2010年946萬高考考生中,棄考人數接近100萬,除了21.1%的考生選擇出國,另外相當一部分是來自農村的考生。
如何讓寒門出更多的貴子
暢通向上通道,關鍵是給人平等發展機會
多年來,對于期望跳出農門改變命運的農村寒門子弟來說,除了高考,當兵也是一條重要出路。江西省玉山縣的楊清林就選擇了這條路。可是2年義務兵當完,他不得不復員重新擇業,回到了當兵前的起點。
出路本來就不多,又沒有一條是平川坦途。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篇調查報告顯示,當前農村人改變現狀越來越困難,農村窮孩子“躍龍門”的機會越來越少。學費貴、就業難,“讀書無用論”又開始在不少農村抬頭。
近年來,我國不斷健全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華中師范大學減貧與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陸漢文認為,緩解就業難才是破除“讀書無用論”的關鍵所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廉思建議,國家應重視應用型教育的發展,另外應該扶持中小企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因為它們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敖邮芙逃瑩碛兄R,不一定能出人頭地,但無論走哪一條向上流動之路,沒有知識肯定不行。”對于讀書無用論,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劉能教授認應著眼長遠看教育的效益。為,
陸漢文建議盡快改變教育資源城鄉不均衡發展,不同院校不均衡發展的現狀,讓每個孩子、每所學校都能平等競爭。“只有這樣,‘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這一趨勢才能緩解,農村寒門子弟讀書改變命運的通道才會更通暢?!?/P>
陸漢文認為,必須盡快改變以城市和權力為軸心分配資源的現狀,通過逐步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等,最終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只有“這樣,向上流通渠道才能暢通,寒門才能出更多的貴子。”
一葉知秋
本期主持 謝秋蓮
書還要讀制度須改
難以改變自己身處底層的命運,不僅僅是農村子弟面臨的困境,也是城市“貧二代”的窘境。事實證明,無論是國家助學政策還是大規模的就業技能培訓,都是治標不治本,并不能改變“寒門難出貴子”的現狀。就學就業中的“拼爹”現象才是讀書難改命運的更深層原因,而“拼爹”的背后歸根到底是權力的異化。
寒門學子的向上通道如果板結,如果讀書和個體的努力不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最終影響的會是國家和社會的全局命運,任何人也無法獨善其身。因此,改革資源分配制度,制約權力,為公眾創造一個相對公平的晉身之階,才是治本之策。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朱熹說,“忠孝持家遠,讀書處事長”。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文憑的獲得、知識的積累,更在于借此開拓思維,形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可以不上,書必須要讀,對于寒門學子來說,讀書雖然未必能立即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但不讀書,卻會讓自己失去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