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8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25日至31日豬肉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0.5%,降幅擴大0.3個百分點。至此,豬肉價格3個多月來已是連續兩周下降;統計局4日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了7月下旬豬肉價格比中旬出現微幅下跌。
由于豬肉占CPI的比重達到了9%,因此豬肉價格回落有利于緩解當前的通脹壓力。但這會是豬價狂飆了一年多之后開始溫順下來的信號嗎?
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發布,豬“脾氣”也逐漸被摸清。這兩周的下跌很有可能是一次“假摔”,豬肉價格短期內還會在高位徘徊。直到明年春節后,隨著豬肉供應的繼續增加以及消費旺季的結束,屆時豬肉價格才會明顯回落。
連跌兩周
豬肉價格出現連續兩周下跌,這被認為主要是供應增加以及需求減少共同作用的結果。
存欄量數據是最能反映豬肉供應狀況的數據之一。
據農業部數據,6月份生豬存欄數為4.564億頭,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0.5%,從2月開始連續4個月小幅回升;6月份能繁母豬存欄是4720萬頭,環比增長0.2%,同比增長0.9%,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
不過,豬欄里的豬要變成餐桌上的肉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豬仔出欄一般需要5個月,而從母豬下仔再到出欄時間則更長,要9個月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豬肉價格下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供給增加的預期。從生豬存欄量看,3月份開始,養殖戶飼養的小豬開始增加,這就意味著從8月開始可用于屠宰的生豬將增多,而母豬存欄從5月開始增加,可以預見豬肉的供應在明年2月以后還會有所增加。
此外,由于豬肉價格不斷創出新高,商務部也陸續在全國范圍內以較低價格釋放儲備肉以抑制豬價繼續上漲。
商務部表示,7月中旬以來,養殖企業積極出欄,加之地方各級政府陸續投放儲備豬肉,市場供應穩中有增,供給缺口明顯縮小;而且正值伏夏,天氣炎熱使得豬肉需求處于淡季;同時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
假摔?
盡管可以預見到未來豬肉的供給會持續增加,但離豬肉供給明顯增加還有近半年時間,因此明年春節前豬肉價格仍不會有明顯下跌,甚至還會在即將到來的消費旺季有所反彈。
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曾于7月22日表示,從這一輪生豬生產周期來看,在明年春節前,豬肉價格應該是基本穩定或穩中略漲,因為中秋到明年冬至后都是豬肉消費的旺季。“現在還不能確定就是豬肉價格開始下行的拐點。”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張晶說,盡管目前供給小幅度增加,但生豬存欄量還處于歷史中等水平,補欄量增幅較小,前期補欄要真正對價格產生影響也得在今年年底才會出現。
張晶預計,豬肉價格將維持高位震蕩,即持續大幅上漲的動力不足,但也看不到肉價下滑趨勢的形成。“三季度會小幅回落,四季度價格可能還會有所反彈。”她說。
來自養殖戶的反饋印證了張晶對豬肉供給的增長可能比較乏力的判斷。“今年養豬效益不錯,但比起2007年差不少,我們合作社的成員也并沒有大規模地增加養殖規模。”鄭應瑞是吉林天泰養豬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他詳細介紹了他們合作社成員對擴大養殖規模的一些擔心。
首先是在經歷過2007至2009年豬肉價格大幅波動之后,后期補欄的社員都虧損累累,因此大家都更謹慎了,“現在看到漲價了也不敢像2008年那樣盲目擴大規模了。”
另一個打擊養殖戶補欄積極性的因素是成本的大幅上升,“2007年玉米0.5元一斤,現在1.18元,當時雇一個工人是700塊一個月,現在已經漲到1500了。”鄭應瑞說。
而在2007年,鄭應瑞的合作社養豬最多的一戶養了將近1500頭,但現在這一數字降到了1000頭。鄭應瑞自己也從2010年初開始改為飼養行情更穩定、效益也更高的有機黑豬了。
另外,養殖成本的上升也會在短期內推高豬肉價格。而豬的兩種主要飼料玉米和豆粕未來也面臨上漲壓力。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胡艷妮預計在2011年9月底,國內玉米供應將會達到最緊張的程度,國內玉米期貨價格將會達到2600-2800元/噸的高價,豆粕價格也會因此面臨新一輪的高潮。“養殖成本的上升進一步強化了豬肉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她說。
豬肉價格“上躥傷民,下跳傷農”,眼下即便是假摔,豬肉價格的上漲也將近尾聲。
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預計到明年春季后豬肉價格可能要大幅度下跌,提醒廣大養殖戶不要過多補欄。“我們到湖南江西調查,現在一頭大約七公斤的仔豬賣到了560塊錢,這是不正常的。現在仔豬的價格超出豬肉價格一倍以上,這就證明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很高。這個周期頂多到明年春季后,如果現在養殖戶還盲目補欄的話就會大量虧損。”周望軍說。
東方證券預計,一旦豬肉價格開始下降,作為生豬下游的肉制品行業而言,利潤可能最快在四季度左右出現向好拐點。(經濟觀察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