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企山東種地養牛
N新京報
日本一家企業在山東萊陽租地1500多畝,種地、養牛。他們瞄準的是中國高端市場,主打高品質農產品。
對于在家門口種地的日本人,當地農民慢慢“失望”。日企不打農藥,不用化肥,甚至地里長滿草。當地農民覺得這是在糟蹋土地。
在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今天,這家日企將產業鏈布局中國。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認為,農業最終還將回歸到他們的路徑,依靠化肥、農藥的種地模式是短視行為。
選地前考察環境
沐浴店鎮鄰近萊陽市水源地水庫,周邊無污染企業
2006年,此項目在山東省政府的關照下啟動。
時任山東省委書記的張高麗與日本朝日啤酒洽談時表示,希望日企能利用先進技術在山東建設一個農業示范項目,幫助農民改善食品安全,增加收入,并打破對外出口的“綠色壁壘”。此事的背景是,日本對于食品進口標準很嚴,形成“綠色壁壘”,而山東是對日農產品出口大省。
6月22日,朝日綠源副總經理前島啓二證實了這一說法。
6月21日,萊陽市沐浴店鎮黨委委員高風濤介紹,朝日公司最終選址在沐浴店鎮,沐浴店鎮鄰近萊陽市水源地水庫,周邊無污染企業,溫度和氣候也適宜蔬菜生長。
不打農藥“順天收”
朝日綠源的玉米地不打農藥,去年7月遭受蟲災,成千上萬只蟲子爬過了田埂
朝日綠源農場分為三個地塊,奶牛飼養場、蔬菜大棚、露天種植基地。各個地塊拉著鐵絲網,配有攝像頭。露天種植的農場還架著探照燈。
大明村的鄭大爺說,他種了一輩子地,沒見過這樣順天收的方法,滿地是草,“莊稼能長得好嗎?”
當地一些“農把式”用目測就能判斷出朝日綠源每畝地的產量。鄭大爺認為朝日綠源的小麥畝產只有400多斤,不足村民們產量的一半。
朝日綠源的玉米地不打農藥,去年7月遭受蟲災,成千上萬只蟲子爬過田埂,吳家疃和大明村的玉米地也遭受損失。
為此,周圍村民堵住了朝日綠源的大門要求賠償。
種植養殖循環
牛產牛糞,改善土質,產出無公害農作物,農作物喂食奶牛,再產出高品質牛奶
前島啓二說,目前公司沒有贏利,不過他們在做這個項目前已做好準備,贏利不是目的,而是為建一個農業示范項目,提供高水平的農產品。
高風濤說,朝日綠源將贏利期定在10年之后,這段時間是他們對土壤的培育期。
在朝日綠源公司的大門內,豎著一張循環型農業的模式圖:奶牛產出牛糞堆肥,肥施在地里改善土質,產出無公害高價農作物;農作物秸稈成為奶牛的飼料,再產出高品質牛奶。
前島啓二說,他們種的玉米和小麥,全是給奶牛吃的飼料,為保證牛奶的高品質,不允許用化肥和農藥。
朝日綠源的牛奶每升定價22元,是國內牛奶價格的1.5倍。他們生產的草莓每公斤定價120元。5年前,朝日綠源的草莓在上海上市,刷新草莓價格紀錄。
當地人看不上朝日綠源燒錢的種地模式,不過他們也認同這家公司的農產品品質。“他們的奶牛反正吃得比人好。”6月21日,村民稱,曾有在朝日綠源打工的村民說親眼看到朝日綠源將不合格牛奶倒掉。
“讓出”的市場
三聚氰胺事件后,國產乳品受冷落。朝日綠源瞄準的,正是中國企業“讓出”的市場
在朝日綠源對面的龍大集團蔬菜基地,90%的蔬菜出口日本,但朝日綠源瞄準的則是中國市場。
6月22日,前島啓二說,公司成立伊始即定下只銷售中國的方針,合同中也有約定。他說,公司成立時他們做過調查,中國特別是大中城市,對飲食生活方面要求“安全”、“安心”和“高質量”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他介紹,目前,朝日綠源的牛奶只在北京、上海 山東市場銷、售,銷售量以每月20%的速度遞增。
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國產乳品備受冷落,進口乳品重新奪取市場主導權。據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分析,三聚氰胺事件后,進口品牌占領一線、二線城市80%份額。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朝日綠源這樣的外資公司開始分割國產乳業讓出的市場蛋糕。
前島啓二說,他們希望中國企業和周邊農戶模仿他們的生產方式,但目前還沒有第二家企業這么做。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