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連續五天大霧造成3萬余人航班延誤的陰霾尚未散去,7月8日,大霧再鎖濱城,并造成5000余旅客航班延誤。夏季來臨,因大霧、雷雨等極端天氣造成的航班延誤將越發頻繁,此外,有的時候,天氣明明很好,為何也會接到天氣原因無法起飛的通告?“流量控制”是怎么回事兒?昨日,圍繞有關航班延誤的相關話題,記者采訪了南方航空公司大連分公司相關人士。
為什么大霧過后有的航班飛了,有的航班還在等待
安全是民航運輸的根本。各種惡劣天氣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危及飛行安全和旅客安全。航班延誤甚至大面積航班延誤時,安全往往都是第一考慮。
有時候在飛機起飛以及著陸兩地機場都是晴空萬里,但是,卻收到因雷雨影響造成延誤的解釋。對此,南航方面解釋說,飛機在空中并不是自由飛行,為保障安全,必須按規定線路飛,這就是航路。如果航路上出現水平尺度較小的雷雨,可以繞飛。一旦雷雨影響的范圍較大,繞飛就十分困難了。此時,為保障飛行安全,未起飛的航班只能在地面等待,起飛航班則須就近選擇其他機場進行備降。
有旅客提出,為什么大霧過后有的航班飛了,有的航班還在等待?對此,南航方面解釋說,低云和低能見度主要影響飛機起飛和著陸階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每家航空公司、每架飛機、每位機長針對某一機場的某條跑道,都有飛行和著陸的最低天氣標準。其中,對能見度和云底高的最低值都予以了明確限定。根據每種機型的不同限定標準,起飛所需的天氣標準也不同。因此,大霧逐漸消散后,確實會出現有些機型能較快起飛,有些機型卻不行的情況。
“車多路窄”時進行“流量控制”,惡劣天氣更要控制
“流量控制”是航班延誤時旅客聽到最多的一個解釋,對此,南航方面具體解釋,流量控制是指通過限制單位時間內進入某空中交通管制節點的航空器的數量,確保安全、有效、快捷的空中交通流。這里的節點可以是某一機場,也可能是某一進離場點或某個空中扇區。
在雷雨天氣下,空管部門既要指揮飛機繞飛,還要控制繞飛飛機與正常航線飛行的飛機間的安全間隔,工作量增加。出于安全考慮,一般會對進入本場的飛機進行適當的流量控制。如果遇到降雪或冰凍天氣,離港航班或起飛機場需要除冰除雪,會出現離港航班長時間占用停機位或滑行道的情況,地面運行效率就會大幅降低。此時,空管部門必須限制到達本場的航班數量,避免機場出現地面擁塞。在低云、低能見度或者強側風時,空管部門則要根據標準拉大飛機間隔,對飛往本場的航班進行流量控制。
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簽轉航班免費
因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此時,航空公司要想方設法盡快輸送旅客至目的地。同時,對旅客托運行李要做到保管義務。如果航班取消,要協助旅客改簽航班。南航方面表示,航空公司之間基本上互有簽轉協議,因而通常在航班延誤情況下簽轉航班都是免費的,無需旅客額外承擔費用。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