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是否特別迷茫?寶寶為什么會這樣做?他在跟誰說話?有沒有受什么刺激?其實,這些自言自語是幼兒言語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自然而普遍的現(xiàn)象,老師們要了解了幼兒自言自語的實質,就不必為之憂慮了。
為什么會出現(xiàn)自言自語?
其實,人的言語有兩種形式:出聲的外部言語和不出聲的內部言語。
內部言語是人們默默思考問題時為自己所用的語言。它比外部言語與人的抽象邏輯思維、行為自覺性具有更直接、更密切的關系。內部言語是在幼兒期兒童外部言語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基礎上逐步產(chǎn)生的。
在內部言語產(chǎn)生的過程中,由于幼兒一方面思維依靠表象進行;另一方面,語言動覺調節(jié)機能尚不完善,還不能控制發(fā)音器官的活動,這樣就出現(xiàn)了幼兒自言自語的現(xiàn)象。因此,幼兒自言自語是幼兒言語從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中的一種過渡形態(tài),是幼兒言語發(fā)展過程中必然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
幼兒自言自語的兩種情形:
1、游戲言語。這是一種行動的伴奏。幼兒一邊活動,一邊自言自語。如幼兒搭積木時,邊搭邊說:“這是屋頂,這是房子,這是汽車....”;繪畫時,一邊畫,一邊嘀咕:“我要給她穿上裙子,她是公主,最漂亮了!”他們都在用言語補充游戲的情節(jié)。這種自言自語的特點,是比較完整、詳細,有豐富的感情和表現(xiàn)力。
2、問題言語。這是困難在言語中的表現(xiàn)。常常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出現(xiàn),表示困惑、懷疑等等。當幼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時,也常出現(xiàn)這種自言自語,表示所采取的辦法。例如,在拼圖遇到困難時,幼兒就自言自語:“這個放到哪里呢……不對,應該這樣……嗯,對了。這是什么呢……就放在這兒……?!?/P>
千萬不要小看幼兒的自言自語。它是幼兒的思維工具,是思維的有聲表現(xiàn)。有的孩子自言自語較多,這恰恰說明他們肯動腦筋。
當再次面對孩子的自言自語時,家長不要不以為然,要鼓勵他們在游戲和其它活動中多講話,要耐心琢磨他們的話,注意孩子的不解、疑惑,并給予一定的啟發(fā)。當孩子能獨立戰(zhàn)勝困難時,還要給予鼓勵。這樣才能為他們更好地向內部語言發(fā)展,為學會獨立思維創(chuàng)設更有利的條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